時間:2018-03-09 來源:會員部 責任編輯:att2014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奮力開創案例法學研究新局面
黑龍江省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
(2017年5月)
黑龍江省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成立于2015年,現有會員30余人,主要來自省內法學教學研究部門和法院、檢察院、政府法制辦、律所等法律實務部門,大部分會員具有高級職稱和研究生以上學歷,青年會員占比近50%。
黑龍江省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各次全會精神組織會員開展案例法學研究工作,同時根據“互聯網+”和大數據浪潮來臨的新形勢,將傳統法學研究與新技術發展相結合,開拓出一片案例法學研究與成果轉化應用的新天地。
一、以加強政治學習為抓手,團結引領會員在法治中國建設中建功立業
我會緊跟形勢發展,多次組織會員和部分高校教師、研究生中的案例法學研究愛好者開展政治學習,做到以政治學習為首要抓手,切實增強研究會的政治引領。通過深入學習、正確理解中央的文件精神,使研究會的發展始終保持更準的方向、更高的站位、更遠的眼光、更強的使命感,使全體會員及案例法學研究愛好者進一步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研究工作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2010年起,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根據中央政法委的部署,開始在全國司法系統內實施“案例指導制度”。但在我國法學研究領域,案例法學研究還是一個新事物,我國法律體系一直延循大陸成文法系和蘇俄成文法律體系,缺乏判例法的歷史與基因,在法學教學研究領域,鮮有人對此進行研究探討。案例法學研究會成立后,我們根據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決策部署,司法體制改革實際和省一級地方法學會專門研究會的特點,確定我會研究工作綱領,即:實務為研究基礎,個案為研究重點,推廣普及為特色。同時,根據國家法治建設工作的現狀與需求,確定我會中心任務,即:建立中國司法“指導案例審判規則庫”,并據此制定了案例法學研究工作的詳細規劃,團結引領會員和廣大案例法學研究愛好者深入開展研究,為法治中國建設和司法體制改革建言獻策。
二、深入開展研究工作,打造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案例法學研究品牌
研究會的中心工作就是開展法學研究、培養法學人才,多出成果、多出精品,推進成果轉化。我們積極組織會員申報省法學會年度課題,參加“東北法治論壇”論文評選、全省法學研究優秀論文評選活動,調動會員開展案例法學研究的積極性,累計有十余篇論文獲獎。組織會員參加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年會,并按照廣泛參與、注重成果的原則舉辦我省案例法學年會,緊緊圍繞國家法治建設大局和本學科的基礎重大前沿問題設置年會主題和具體議題,促進學術交流、理論創新和人才培養。通過這些活動,推出一批高質量的案例法學研究論文。
幾年來,我會系統籌劃,嚴密組織,廣泛動員,籌集資金,克服重重困難,在組織會員開展案例法學研究的同時,積極推動研究成果系統化工作,在法律出版社先后編輯出版案例研究叢書三套。包括:《中國指導案例、參考案例判旨總提煉》叢書,精選全國各級法院在2000年之后做出的具有指導、參考作用的典型案例,內容涵蓋中國法律的各個門類,并對每個案例的爭議要點進行歸納總結,對每個案例的基本案情和裁判理由進行濃縮提煉和詳細評析,同時附有相關案例具體適用的法律法規。該叢書包括《民法總則》、《物權法糾紛》《侵權責任法糾紛》、《刑法》、《金融與證券糾紛》、《民事訴訟法》等共十六冊,約一千余萬字。《人民法院指導案例裁判要旨匯覽》叢書,精選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指導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各審判庭、最高人民檢察院各業務廳以及各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典型案例,分設裁判要點、基本案情、裁判結果、裁判理由、適用法律等欄目。全書計八百余萬字,分為《人格權卷》、《婚姻家庭與繼承卷》、《物權法卷》等共十二冊。《中國司法裁判規則與適用標準叢書》,包括《民間借貸糾紛裁判規則與適用標準》、《醫療損害賠償糾紛規則與適用標準》等共六冊,約三百余萬字。以上書籍出版后,各界反響很好,成為國內法學界案例法實務研究的重要參考書籍,也是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實務界人士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三、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推進案例法學研究進入互聯網+時代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同時,我國也進入了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案例法學研究也隨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形勢,我會積極探索案例法學研究工作新機制,在增強案例研究的實效性上下功夫,著力提升案例法學研究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司法體制改革的貢獻度。經理事會議批準,我會決定編撰建立“指導案例審判規則數據庫”,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各個時期、用各種形式發布的具有指導意義的案例,全國的法院系統各部門機構與檢察院系統在各個時期、用各種形式發布的具有典型和示范意義的案例進行系統收集、篩選、整理,并詳細評析,提煉出裁判要旨,標出參照適用的等級。我會除組織會員參加此項工作外,還聘請了一部分高校在校研究生參與此項工作。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和付出大量艱辛勞動后,現在《中國指導案例審判規則庫》電子版已經基本建成,庫中包含2000年以后全部公開出版物中發布、選出的各類案例(剔除失效、錯誤案例及無指導意義案例和重復案例)及我會自行選出的具有典型指導意義的案例二萬余個,庫中的案例全部由我會重新進行法理評析和提煉要點,共計一億多字。在編撰過程中,我會嚴格把關,嚴防侵犯他人著作權事項發生。該庫建成后,我會定期進行更新完善。
同時,我會創建了《指導案例審判規則》網站(網址:www.ccl.cn),將 《中國指導案例審判規則庫》放到網站上,該網站每天的瀏覽IP已達幾千個。我會還推出了《法律家法律數據庫》APP,將全部現行有效的國家法律法規放到上面,完全免費下載使用,累計下載量已達十幾萬,每天瀏覽用戶也有幾千個。案例法學研究與互聯網+和大數據應用的有效結合,得到了國內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普遍認可,更是受到了高校法學院系師生的歡迎和好評。
四、圍繞法學會重點工作,助力平安建設和法治建設
中央政法委轉發中國法學會《關于加強市縣法學會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市縣法學會的八項職能任務,其中一項就是廣泛開展法律咨詢服務。但對于基層法律咨詢服務機構來說,工作人員普遍存在專業功底不夠深厚、法律知識面不夠寬的問題。對此,我會向全省60多個縣級法學會和300多個基層法律咨詢服務機構贈送了《中國指導案例審判規則庫》軟件光盤,并指派專人負責指導安裝和使用。同時,根據黑龍江省廣大群眾法律服務需求實際情況,組織會員對《中國指導案例審判規則庫》軟件進行擴容,重點增加了農村土地糾紛、宅基地糾紛等方面的案例。該軟件的下發和安裝,對于基層法學會來說,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取適合的案例組織集體學習培訓;對基層法律咨詢服務機構工作人員來說,在日常工作學習中使用非常方便,隨時可以搜索查找相似案例提供借鑒參考,法律咨詢服務工作的說服力、公信力、群眾滿意程度得到明顯提升。我們的這個做法有效地提高了全省基層法學會開展法律咨詢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深受廣大基層法律咨詢服務工作人員和群眾的歡迎,并得到時任黑龍江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省法學會會長楊東奇同志的充分肯定。
結合省法學會建立省、市(地)、縣(區)、鄉(鎮、街道)、村(屯、社區)五級聯動法律咨詢服務工作新機制,我會選派理論功底扎實、法律實務工作經驗豐富的優秀會員參加省法學會法律咨詢服務專家組,幫助有需要的基層法律咨詢服務機構解決疑難法律問題,尤其是涉法涉訴矛盾糾紛,依法維護群眾權益,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我們還積極組織青年會員參加省法學會開展的“愛祖國、學法律、創和諧”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以案釋法,推動全社會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環境。
此外,按照省法學會要求,我們不斷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研究會會員全部加入中國法學會,按照有關規定履行了入會手續。
案例法學研究會成立以來,我會全體會員在以上具有開創性的工作中,付出了大量艱辛勞動,取得了一定成績,為中國案例法學研究的繁榮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但與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省法學會的要求和法學法律界同仁的期待相比,我們的工作還存在很大差距,黑龍江省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今后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緊緊圍繞中央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政治上保持正確,團結組織會員推動案例法學研究工作再上新臺階。根據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的“以個案促進司法公正”的研究工作理念,扎實開展個案研究,評選本省有影響的優秀案例。
二是繼續做好案例研究的論文、書籍編寫出版工作。爭取每年有一篇以上案例法學研究論文被國家級學術刊物登載,每兩年出版一套案例法學研究叢書。
三是進一步做好案例法學研究的大數據技術應用工作。繼續加大《中國指導案例審判規則庫》的編輯撰寫力度,維護好《指導案例審判規則》網站和《法律家法律數據庫》APP,及時更新充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