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6-08 來源:北京市法學會 責任編輯:att2014
2016年5月29日,北京市法學會金融與財務法學研究會、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法律系、商務學院金融財務系,在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共同舉辦“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監管”的學術沙龍。市法學會研究部副主任李倩同志出席沙龍,與會代表有來自互聯網金融實務界、金融法律服務界、政府金融監管機構以及金融法學、金融學教學研究機構的代表近30人,還有該校法律碩士、金融碩士的研究生近20人參會學習。
本次沙龍主題集中鮮明,發言自由,與會代表結合自身工作和研究實際,充分表達觀點、提出問題、呼吁更加科學健全的法律保障與監管。
在互聯網金融創新方面,與會專家指出,先要區分網絡金融和既有的金融差別在哪里,明白其性質和定位,科學界定互聯網金融?;ヂ摼W金融創新應主要在商業模式、金融產品和風險控制方面有實質性的突破,方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互聯網技術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為消費養老搭建了更好的平臺,有利于促進消費養老的發展與應用。在私募股權投資的金融創新中,要設計出容錯機制,以利于創新發展?;ヂ摼W時代的保險業在線上發展十分迅速,同時,從保險業角度看,掌握著海量的用戶數據,應該特別注重保護個人隱私。民間眾籌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將產生巨大的能量和風險,要求眾籌平臺登記、強化對其監管十分必要。
在互聯網金融監管方面,與會專家認為:金融創新與監管是相輔相成的,金融創新應該考慮經營行為的邊界、合規性;金融監管要考到創新發展的需要,應該適應、引領金融創新。金融監管要實現法治化監管而不是政策性監管,為此應該強化、完善監管法律體系建設,亟待出臺社會信用法、社會投資法和個人破產法?;ヂ摼W金融監管的要義是透明包括,企業相關信息和資金流向的透明?;ヂ摼W融監管一定要遵循金融也自身發展的規律來實施,同時要構建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重要大量應用大數據,更新的理念和技術來引領發展和監管?;ヂ摼W金融監管應加強行為監管,從過去機構監管轉化為行為監管,功能監管,同時對監管者有所監管。在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機制下,對于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監管存在交叉和空白地帶,金融監管的實施存在難度,希望在監管聽市場的聲音,完善監管,服務市場。
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副總編輯吳禮明教授認為,本次沙龍,專家發言水平高,直擊互聯網金融創新和監管中的實際問題,并提出了有見地的觀點,成果顯著,將在《人民論壇》摘編發表本次沙龍成果。同時,還創建了“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監管”微信平臺,共與會專家交流信息、進一步展開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