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1-27 來源:青島市法學會 責任編輯:att2014
11月20日上午,青島市法治智庫揭牌暨法治青島建設研究會授牌儀式在青島大學舉行。成立專門從事依法治市戰略研究,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法律支撐,為人民群眾提供法律服務的組織,在山東省尚屬首家,從而為推動依法治市戰略實施提供決策服務和法律支撐。
一、各級領導重視,做到親抓直管。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同志對青島市法治智庫建設高度重視,親自作出重要批示,直接聽取工作進展匯報,要求相關部門認真開展調研,充分進行認證,高標準高質量抓好法治智庫建設。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徐學武同志三次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深入推進措施,強調要舉全市之力,辦特色智庫。市委政法委分管領導及時調度工作,反復研究落實舉措,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市法學會和青島大學等單位負責人積極發揮作用,主動承擔責任,精心調度安排,全面履行職能。有關部門積極作為、主動跟進、全力配合,切實形成了推動法治智庫建設和發展的整體合力。在揭、授牌儀式上,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法學會會長徐學武和青島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范躍進分別講話,并為法治智庫揭牌,為法治青島建設研究會授牌。
二、明確建庫原則,明晰智庫任務。在政治方向上,既堅持黨管智庫、把握正確導向,又允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人才吸納上,既堅持寧缺勿濫、務實管用,又做到全方位、多渠道、高層次;在服務內容上,既堅持立足當前開展普遍性、現實性、針對性法律實踐研究,又放眼長遠搞好前瞻性、建設性、儲備性涉法政策探討;在運行定位上,既堅持公益服務屬性、市場化運作方式,又合理安排資金,搞好前期保障。其主要任務是:推進依法治市現代化進程中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應邀參與立法部門立法規劃、命題、調研和論證;應邀參與重大決策或重大項目實施前、過程中、結束后的穩定風險論證與評估;社會治理法治化進程中新情況新問題研究;司法體制與工作機制改革研究;我市法治隊伍建設現狀與發展規劃研究;執法司法實踐中涉及刑事、民事、行政法律問題研究;新形勢下犯罪治理手段與預防對策研究;其他涉法熱點難點問題研究等。
三、創新管理模式,提高服務水平。法治智庫由法治人才庫、法治青島研究題庫、課題研究及成果評估平臺、研究成果目錄推介平臺等四個部分組成,以法治青島建設研究會為主要依托,由市法學會主辦,青島大學法學院協辦,駐青各高校法學院所專家教授和全市立法、司法、執法部門相關人員,并聘請部分國內知名法學法律專家參與其中。法治智庫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自主運行,運行渠道和手段主要包括:通過建立法治人才庫,積極凝聚各方人才,有效調動和充分利用法治人才資源,努力實現“用之即調、調之能研、研之有果”;通過破題研究決策機關設定(指定)的招標課題,形成研究成果,為黨委政府依法決策提供法律依據和法理支撐;通過開展具有普遍性、針對性、疑難性法律實踐研究,為我市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供針對性、實用性、指導性法律服務;通過應邀參加各類咨詢、評估、聽證等活動,提出合法建議和意見,當好黨委政府的智囊和助手;通過組織法治報告會、法學講座、法律會診、法律咨詢等活動,為全民普法創造條件、營造氛圍、提供服務;通過舉辦高層次、區域性法律主題論壇、法學研討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彰顯青島依法治市水平、優勢和地位,進一步提升法律服務層次,擴大法律服務功能,提高法律服務效果。
四、加強跟進督導,確保發揮作用。一是根據智庫建設發展和形勢任務需要,加強與國家及省層面知名院校加快溝通,商聘盡可能多的法學專家人才加盟,使結構更加科學合理,人員組成更具代表性,進一步提高智庫適用性和知名度。二是根據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主動聯系市發改委、規劃局、法制辦、社科院、市委黨校等有關部門,爭取更多的課題落地研究。三是根據中辦、國辦《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依法治市的戰略要求,加大跟進督導力度,多出題目,出好題目,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廣泛開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的法學法律研究與服務活動,切實把青島市法治智庫辦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有特色、有影響的專業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