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8-19 來源:寧波市法學會 責任編輯:陳聰
正值暑假,江北區法學會聯合區司法局等精心策劃“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在為期一個月的專項普法行動中,組織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區、學校、家庭等場所,創新采用沉浸式、場景化普法形式,累計惠及少年兒童420余人次,讓法治教育成為這個暑假的特殊“必修課”。
青年普法志愿者們精心設計,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場“看得見、聽得懂、摸得著”的法治文化體驗。在暑期托管班,志愿者們將嚴肅的法律條文轉化為生動的互動游戲和情景討論,清晰界定校園欺凌的行為邊界,讓《未成年人保護法》從書本走入現實,成為孩子們隨身攜帶的“法律保護傘”。在社區安全教育展廳,志愿者們與司法所工作人員以震撼的高空拋物警示視頻為切入點,深入解析了相關法律責任,并通過沉浸式的模擬實驗和互動演示,讓孩子們直觀認識到其潛在風險,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平安”雙重警示課。
活動亮點紛呈,一場精心編排的30分鐘“模擬法庭”尤為引人注目。孩子們變身“小法官”、“小律師”和“當事人”,圍繞一樁因打羽毛球引發的“鄰里糾紛案”,沉浸式體驗庭審全過程。通過角色扮演和案情剖析,抽象的法律概念如“侵權責任”、“合理維權”變得具體可感,孩子們在實踐中學法、懂法、用法。姚江之畔,則是另一番學法景象。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孩子們化身“環保小衛士”,動手采集水樣、觀測水質數據。他們將《環境保護法》的條文與眼前碧波蕩漾的景象自然聯系,在實踐中深刻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法治內涵,法治守護生態的理念悄然融入心田。
這個夏天,法治教育以最生動的姿態走進了孩子們的世界。當抽象的法律條文化作可感可知的生活體驗,當嚴肅的法治精神遇上純真的童心,一場關于規則與成長的對話正在悄然發生。在互動與實踐中,法治意識如春風化雨,為孩子們的成長注入法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