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8-08 來源:杭州市法學會 責任編輯:陳聰
近年來,建德市法學會深入貫徹浙江省、杭州市法學會工作要點,深度挖掘法治文化精神內核,通過建專班、溯足跡等形式,總結推廣法治人物特色做法,形成諸如“李頻法治文化廣場”“平安法治文化展館”等一批具有時代特征的宣傳品牌,推動法治宣傳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群眾法治素養顯著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持續提高。
一、建專班、溯足跡,赴閩探究李頻法治足跡。
為深度挖掘唐代詩人李頻法治文化足跡,成立杭州市歷史學會李頻研究專委會,通過查史志、訪鄉民等形式,整理編輯撰寫《李頻詩賞鑒》《李頻故事》《李頻評傳》等書籍資料,并赴福建建甌進行李頻文化交流,了解李頻獲評“建甌歷代十大法治人物”背后的豐功偉績,將散落兩地的歷史碎片拼接完整,李頻“執憲傾民望”形象躍然紙上。
二、筑廣場、建品牌,傳承發揚李頻法治文化。
通過專家引領、鄉賢籌集資金等方式,完成李頻銅像的鑄造及法治文化公園的建設,并將每月15日作為法治宣傳日,邀請法學專家、法學會會員、青年普法志愿者在李頻文化廣場開展法治文化宣傳活動,累計開展習近平法治宣講20余場次、普法宣傳100余場次、法治實踐活動20余次。“鄰里和睦莫沖突,律法為尺量是非”“財產繼承依規定,家和方能萬事興”等李頻宣傳法律條文的歌謠在群眾中口口相傳,也成了老百姓的“法律套餐”。
三、延傳承、注新解,譜寫平安法治新篇章。
以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基層治理模式,傳承發揚傳統法律文化精神,創新調解員、帶件入駐、村級周例會等制度,強化矛盾糾紛的源頭排查和化解,上半年,建德市受理矛盾糾紛7638批次,化解7348批,化解率96.2%,其中鎮村吸附化解率達96.49%,“136”工作格局不斷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