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8-06 來源:貴州省法學會 責任編輯:陳聰
7月27日,中國—東盟法學教育暨法治實踐論壇在貴安新區舉行。
此次論壇是由外交部、教育部、貴州省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項下活動,旨在聚焦“深化中國—東盟法學教育和法治實踐合作,服務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主題展開對話探討,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在法學教育和法治實踐領域進一步加強交流互鑒,推動建設更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論壇由西南政法大學主辦,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貴陽市委依法治市辦、貴陽市法學會、貴陽市教育局共同承辦,并得到西南政法大學區域國別學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西部陸海新通道法治研究院等單位的協辦支持。
柬埔寨司法部國務秘書劉美英,中國法學會《中國法律年鑒》社(中國法學會網絡中心)副主編徐曉平,貴州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宇,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曉君,貴陽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市委依法治市辦主任、市法學會會長彭容江致辭。貴州省公安廳一級巡視員侯愛國,貴州省司法廳副廳長李兵,貴州省法學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占霞,貴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付濤、市法院院長任明星、市檢察院檢察長王勇出席。貴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賀承軍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上,舉行了“中國—東盟法學教育與研究聯盟”揭牌儀式。該聯盟將致力于為中國和東盟國家的有關高校、研究機構和實務單位搭建一個長效的交流平臺,促進學術資源共享與能力建設,機制化地增進各方深度交流,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法治力量。
彭容江向與會嘉賓表示歡迎和感謝。他表示,近年來,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引領下,中國與東盟在各領域的合作日益緊密,期待與東盟國家進一步尋找更多法治領域合作契合點,深化法學教育合作、拓展法律服務平臺、強化法治實踐交流。貴陽貴安將積極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優化服務,努力推動中國—東盟在法學教育和法治實踐領域的交流合作走深走實。
張曉君表示,本次論壇是貫徹落實中央周邊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落實貴陽市人民政府與西南政法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具體舉措。西南政法大學充分發揮國家級涉外法治研究基地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的作用,持續推出中國—東盟法治合作交流的重大項目,深化法治人才培養和法律研究領域的合作,把論壇打造成區域有影響力的會議品牌。
徐曉平代表中國法學會對本次論壇表示祝賀,她說,中國始終視東盟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視周邊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先行區,積極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中國法學會將繼續發揮橋梁作用,推動培養更多以實踐為導向的高水平國際法治人才。
劉美英表示,法學教育的互鑒不僅能培養專業人才,更能促進法理共識的形成。期待與中方在聯合培養法治人才、共研司法實踐課題等方面深化合作,讓更多從業者能在交流中成長,為區域法治合作添磚加瓦。
張宇表示,期望以本次論壇為新的起點和契機,與東盟國家在涉外案件辦理上形成合力,在拓展司法協作領域上深化合作,在涉外數字檢察人才培養上探索創新。
在主旨交流發言環節,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高校、法學研究機構和法律實務等單位嘉賓圍繞論壇主題,結合中國與東盟各國實際進行發言,與會各方在“法治促發展”的目標上高度契合,“法治共識”必將轉化為“合作動能”,為建設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注入持久法治動力。
據悉,來自中國和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泰國、越南等9個國家政府部門、司法部門、高校、工商界、律師協會、仲裁協會及律師事務所的嘉賓參加了本次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