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8-05 來源:廣東省法學會 責任編輯:陳聰
“這塊地的邊界終于明確了,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今年5月,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長邊寮村村民廖某英看著剛立下的界樁,難掩激動。這場因道路分割引發、歷時多年的土地權屬糾紛,在南山司法所所長、法學咨詢工作專家陳學“現場勘界+情理疏導”的專業介入下圓滿化解。
群眾的安全感,離不開法治的完善。今年7月上旬,徐聞縣召開2025年法治建設暨法學咨詢工作專家座談會,41人被聘任為徐聞縣法學咨詢工作專家,陳學正是其中的一員。
近年來,徐聞加速推進法學咨詢工作專家制度,將其作為法治建設的“關鍵抓手”和“特色品牌”,為徐聞打通法治建設的“最后一公里”添磚加瓦。
建法學咨詢工作專家庫 為重大決策做“法治參謀”
在2025年徐聞縣法治建設座談會上,法學咨詢工作專家的一大職責被提及,那便是當好重大決策的“法治參謀”。
“專家要敢于說‘不’,更要善于說‘行’,發揮專業優勢可以提出建設性方案,確保決策經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徐聞縣委政法委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據悉,凡屬徐聞縣委、縣政府重大發展規劃、重要改革舉措、重點建設項目,必須引入法學咨詢工作專家團隊進行合法性論證、風險評估和法律可行性研究,出具書面法律意見書,從源頭上預防法律風險。
法學咨詢工作專家也是風險防控的“前沿哨兵”。聚焦瓊州海峽通航安全、涉海南自貿港政策銜接、涉農土地流轉、涉海環保涉企糾紛等重點領域,徐聞縣委政法委組織法學咨詢工作專家開展常態化“法治體檢”和風險排查。同時建立“風險預警一法律研判一協同處置”閉環機制,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預警、早介入。
如今,徐聞縣正加快制定《徐聞縣法學會法學咨詢工作專家實施細則》,明確人員遴選、職責、權利保障、經費支持等具體規定;還建立“縣委點題、部門報題、專家解題”的課題對接機制和意見采納反饋制度,確保專家建議“說了不白說”。
融入綜治網絡 做矛盾化解的“專業力量”
今年5月,徐聞縣綜治中心案件督辦組接到下橋鎮村民勞某反映稱,其與陳某因祖先墓地界線不清,導致糾紛,長時間得不到解決。
了解情況后,徐聞縣綜治中心案件督辦組引用“先人墓地相鄰,同是鄰居”的俗理,解釋農村風俗習慣,引導雙方換位思考,同時明確民法典關于物權保護的規定,指出勞某破壞墓地圍墻行為需承擔法律責任。最終,勞某意識到自己當時情緒激動行為欠妥,隨后當場道歉并自行修復圍墻,雙方當場握手言和。
類似的土地糾紛案例,在徐聞廣袤的農村土地上時有發生。?而法學咨詢工作專家,就是矛盾化解時村民們信得過的“專業力量”。
一方面,縣綜治中心案件督辦組成員被聘為法學咨詢工作專家之一,融入“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深入推進縣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常駐單位和輪駐單位作用,并下沉鄉鎮(街道)、村(居)委會和行業調解組織。
另一方面,法學咨詢工作專家重點攻堅涉重大項目征拆、涉民生事項、歷史遺留問題等“骨頭案”“釘子案”,主動參與調解,提供權威法律意見,提升調解公信力和成功率,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鄉音講法惠民 當群眾身邊的“權威講師”
法學咨詢工作專家不僅要懂法,也要會講法。
近年來,徐聞縣委政法委圍繞民法典、鄉村振興促進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等與徐聞發展、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組織法學咨詢工作專家開展精準化、分眾化普法宣講。
在普法現場,法學咨詢工作專家們用好“菠蘿的海”“南極村”等特色載體,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文化產品,讓法治精神浸潤人心、成為習慣。
在田間地頭,法學咨詢工作專家與“一村一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等有機結合。“這些法律力量互為補充,一起開展公益法律服務,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徐聞縣司法局黨組成員麥浪介紹道。
法學咨詢工作專家的助力,也讓徐聞縣打造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如虎添翼。2020年至今,徐聞縣共有10個村被確認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有力地推動了基層依法治理,為徐聞縣法治鄉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法學咨詢工作專家還積極開展“送法進企業”等惠企活動,為政府領導、企業家與法學法律專家搭建法務對話平臺,助力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法學咨詢工作專家制度的完善,為徐聞重大決策安上了法治的“方向盤”與“壓艙石”,讓專家資源從“參謀室”走進社會治理的最前沿。
法學咨詢工作專家現場督辦啃下“硬骨頭”
望著測繪隊立下的嶄新界樁,徐聞縣海安鎮麻城村村民許某澤如釋重負:“這塊‘懸’了32年的宅基地,終于落定了!”
1993年,麻城村第二生產隊在“下田”統一劃分土地,許某澤分得0.46畝宅基地。但村里的許某朋兄弟二人拒不執行當年分配方案,持續阻撓許某澤使用該地塊。歷經多次鎮村調解,均因分歧過大未能解決。
2025年,這樁“歷史舊賬”迎來轉機。近期,徐聞縣綜治中心案件督辦組織法學咨詢工作專家深度介入。經細致核查歷史分配檔案與憑證,專家團隊確認當年分配方案合法有效,許某朋兄弟阻撓行為于法無據。7月1日,法學咨詢工作專家聯合縣鎮村干部直赴“下田”爭議現場,對照原始方案實地踏勘、測量、定樁,為許某澤及其他兩戶存在分配遺留問題的村民一次性確權。
“關鍵是明確法理依據,再聯動執行。”參與處置的專家強調。此次縣鎮村力量與法學專業支撐的高效聯動,最終啃下了這起因“分配不到位”導致的基層“硬骨頭”,為村民的急難愁盼畫上法治句號。
“通過專家把法理講透,讓歷史遺留問題有法可依。”徐聞縣綜治中心案件督辦組組長柯陳森道出制度初心——借專家之力解決當地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徐聞縣社會穩定筑牢法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