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8-04 來源:上海市法學會 責任編輯:陳聰
2025年7月26日下午,以“人工智能倫理與法治”為主題的2025人工智能法治論壇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舉辦。論壇由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辦公室指導,上海市法學會、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政法學院主辦。
上海市法學會會長姜平、上海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張磊、華東政法大學校長肖凱、上海政法學院校長劉曉紅出席論壇并致辭。上海市法學會專職副會長施偉東主持論壇開幕式。
姜平指出,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演進、深刻重塑產業格局并進而影響千行百業的關鍵時期,探討人工智能的倫理準則規范和法治秩序構建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握人工智能發展趨勢和規律,加緊制定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應用規范、倫理準則,構建技術監測、風險預警、應急響應體系,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今年的法治論壇聚焦人工智能領域,旨在搭建倫理準則和法治實踐的橋梁,凝聚更多智慧和共識。全球人工智能相關政策和立法總體上仍處于探索階段,如何構建理性、系統、協調的法律規范體系,更好發揮法治對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發展和安全可控的保障作用,是一項緊迫且重要的議題。我們要持續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治理的各種復雜法律問題,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積極參與國際人工智能制度標準規則制定。
張磊指出,法治是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要明確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和監管的權責邊界,推動形成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制度框架。技術應當服務于人,要在技術發展中嵌入倫理考量,防止算法歧視、信息濫用等風險,讓科技真正賦能社會進步。人工智能的治理沒有國界,需要各國政府、企業、學界和公眾攜手共進。
肖凱指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司法科技正在重塑法律實踐、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從類案智能檢索、法律文書自動生成,到裁判風險預警、司法資源智能調配,人工智能已滲透到法律運行的全流程。要在人工智能法學領域持續深耕,加強交叉學科建設,推進涉外法治領域的法律科技深度運用,愿與各方深化合作,為共同推動人工智能健康有序發展貢獻力量。
劉曉紅指出,在法治軌道上加強人工智能治理、構建以人為本的治理框架,是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歷史機遇的必然選擇。本次論壇深刻回應時代命題,體現了法學界與科學界的責任擔當。上海政法學院積極布局人工智能與法治交叉領域的研究與人才培養,希望能與各界共同推動人工智能倫理與法治的融合發展。
論壇邀請了法學法律界及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圍繞可信人工智能發展、人工智能適應型法治、人工智能立法反思、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人工智能國際法治等話題發表精彩演講。上海市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專家委員會的專家委員以“追問、應對、共識”為脈絡,從法學、哲學、技術與產業視角展開精彩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