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7-14 來源:杭州市法學會 責任編輯:陳聰
近日,杭州市余杭區法學會基層服務站的專家和青年志愿者們組成普法釋法團隊走進多個社區,為廣大居民帶來了一場干貨滿滿的普法講座。講座的主題為“從房產加名看婚姻財產歸屬”,吸引了百余名居民參與,其中涵蓋上班族、自由職業者、退休人員等不同群體。
講座現場,余杭區法學會法學專家工作室的李圣陽律師化身 “法律故事講述人”,他以抽絲剝繭般的細致,結合《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具體條款,系統闡釋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婚前財產與婚后財產、個人債務與共同債務的區分要點。通過案例講解、制作對比表格等方式,將復雜法律關系可視化。隨著一個個鮮活案例的解讀,原本晦澀的法律條文變得如鄰里家常般易懂,居民們時而點頭,時而認真記錄,現場不時爆發出恍然大悟的感嘆。
在互動環節,居民們積極參與,提出 40余個實際問題,包括 “婚前定期存款婚后轉存是否會變為夫妻共同財產”“幫配偶償還婚前債務能否要求返還” 等。專家逐一進行分析,同時提醒居民通過書面協議等方式規避風險。深入淺出的解答不僅解開了居民心中的疑惑,更教會大家用法律武器應對生活難題。
這場立足民生、干貨滿滿的講座,不僅為居民們打開了婚姻財產法律認知的新視野,更為他們在處理家庭財產事務時提供了實用指南,從而提升了依法處理家庭財產事務的能力。未來,余杭區法學會將用好基層服務站點這一平臺,發揮好法學專家及青年志愿者的積極作用,為營造尊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環境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