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5-09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 責任編輯:陳聰
董經緯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要團結帶領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把維護國家安全擺在突出重要位置,明確提出“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高度,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進行系統性擘畫、作出戰略性部署。駐港國家安全公署要把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作為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持續在深入學習、準確理解、全面把握上下功夫,錨定時代方位,明確奮斗目標,凝聚改革合力,在新征程上全面推動香港維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為香港由治及興、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一、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①。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改革發展新任務、國泰民安新期盼,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對于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從政治意義看,這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的必然之舉。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工作,強化國家安全頂層設計,完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和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大力推進國家安全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推動國家安全工作發生歷史性變革,帶領我們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國家安全領域的具體體現,是新時代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唯一正確道路。《決定》專章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作出部署,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堅強決心意志,是堅持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的政治宣言,必將為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引領正確政治方向。新征程上,只有把“兩個確立”扎根于心,把“兩個維護”落實于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才能不斷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從理論意義看,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應有之義。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雄辯地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指導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綱”和“魂”。其中,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總體國家安全觀是新時代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的科學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指引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的有力思想武器。《決定》明確提出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目標任務、重點舉措,彰顯出鮮明的法治思維,體現了“大安全”理念,蘊含著深刻的改革方法論,是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總體國家安全觀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的科學運用和創新發展。新征程上,只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科學方法指導和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才能書寫國家安全工作新篇章。
從實踐意義看,這是確保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固本之基。統籌發展和安全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大原則。發展和安全猶如一體之兩翼、驅動之兩輪,沒有國家安全作為保障,高質量發展就無從談起。當前,黨和國家事業已踏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迫切需要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中國式現代化各方面全過程,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實現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決定》提出“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強化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和手段,有效構建新安全格局”,進一步拓展了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總體布局,充分體現國家安全工作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新征程上,只有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向改革要動力,以改革激活力,加快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步伐,全方位筑牢國家安全屏障,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從法治意義看,這是在法治軌道上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長治之策。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日益健全完善,依法維護國家安全取得歷史性成就,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全面提升,為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奠定重要基礎。特別是面對香港“修例風波”嚴峻局面,黨中央作出建立健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英明決策,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從根本上堵塞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律漏洞,彰顯巨大法治威力,取得“一法定香江”的重要效果。《決定》把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作為“七個聚焦”之一,強調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為國家安全依法之治進一步指明前進方向。新征程上,只有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在法治軌道上有序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才能確保長治久安,續寫“兩大奇跡”,為中國式現代化保駕護航。
從時代意義看,這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贏得戰略主動的制勝之道。備豫不虞,為國常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我國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大國競合博弈十分激烈,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風險交織疊加,隱蔽戰線斗爭嚴峻復雜,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形勢決定任務。《決定》從工作機制、風險防范、社會治理、涉外斗爭、科技賦能等方面,對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作出一系列重大改革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歷史主動精神。新征程上,只有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極限思維,以維護國家安全體系之全、能力之強,不斷提高工作的科學性、主動性、預見性,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安全穩定環境。
二、牢牢把握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實踐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需要講求科學方法。”②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必須立足新的歷史起點,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個堅持”原則為指引,堅定正確方向,明確實踐路徑,以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更好地支撐和保障中國式現代化。
必須把黨的絕對領導作為根本保證。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國家安全工作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必須矢志不渝堅持黨的絕對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黨和人民手中。旗幟鮮明講政治,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向前進,確保“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沿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指引的航向奮勇前進。
必須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價值取向。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宗旨,人民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性力量。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為了誰、依靠誰”,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群眾共享安全發展成果。堅持國家安全一切依靠人民,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落實專群結合原則,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
必須把勇于守正創新作為前進動力。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既要以“守正”為“創新”定方向,保持道不變、志不改的強大定力;又要以“創新”為“守正”固根本,砥礪敢創新、勇攻堅的昂揚銳氣,做到堅守正道不動搖、善創新路不止步。一方面,在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重大原則問題上,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另一方面,始終以創新發展為動力,打破思維定勢,打通卡點堵點,積極探索,勇闖新路,創新理論引領、完善工作布局、推進戰法變革,努力構建新安全格局。
必須把維護政治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必須把維護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擺在首要位置,堅定不移捍衛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堅定不移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要以政治安全為大,以人民為重,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本,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高度審視謀劃,把握好時度效,實現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國家利益至上有機統一。
必須把全面依法治國作為重要保障。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及其執行能力是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的重要組成。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必須注重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健全國家安全體系,提高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堅持改革與法治一體推進,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牢記“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嚴格依法辦事,提高工作法治化、專業化、規范化水平。
必須把堅持系統觀念作為鮮明要求。維護國家安全是體系對抗。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必須系統布局、謀定后動,更加有效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開放和安全、統籌傳統和非傳統安全、統籌自身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著眼國際秩序大變局來把握規律,著眼我國發展戰略機遇期大背景來謀劃推進,善于把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結合起來,堅持破和立辯證統一、改革和開放相統一、部署和落實相一致,實現戰略布局一體融合、戰略資源一體整合、戰略力量一體運用。
必須把防范重大風險作為關鍵立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是新時代維護國家安全的中心任務。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必須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在變局中把握規律、在亂局中趨利避害、在斗爭中爭取主動,用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確保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從源頭上防控、在過程中阻斷,補齊短板、加固底板,既能發現問題、預測風險,又能解決問題、排除風險,始終掌握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主動權。
必須把建設過硬隊伍作為重要支撐。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關鍵在人,關鍵在隊伍。必須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強化革命性鍛造,打造一支堅不可摧的國家安全干部隊伍。筑牢思想根基,聽黨指揮、為黨盡責,始終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狠抓專業訓練、實踐鍛煉、作風錘煉,練就過硬本領,嚴明紀律要求,砥礪斗爭精神,隨時準備迎接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斗爭考驗。
三、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香港維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③。當前香港正處于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機遇前所未有,構建高水平新安全格局時不我待。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總體國家安全觀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加快構建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相適應、與香港安全發展需求相匹配的現代化體系和能力,以香港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以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引領發展新方向。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強化政治引領,把思想建黨、政治建警作為立署之本,堅決貫徹中央國安委主席負責制,落實黨中央對香港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錘煉過硬政治能力。樹牢正確政績觀,依法履職盡責、勇于善于斗爭,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分憂解憂。解放思想觀念,積極識變應變,正確處理顯和潛、立和破,既重當前又謀長遠,推動工作持續、安全、高質量發展。
以現代化的工作布局拓展安全新格局。立足香港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優化布局,拓寬領域,切實發揮駐港國家安全公署職能作用。把各領域國家安全納入視野,做到既能處置現實風險,又能掌握潛在隱患;既能化解傳統安全風險,又能盯住金融科技等非傳統安全因素;既能覆蓋香港特區,又能防御“顏色革命”滲透內地,形成全面覆蓋、重點突出、協同高效的工作布局,助力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香港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
以現代化的攻防體系展現斗爭新作為。當前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必須堅持突出重點,抓住斗爭主要矛盾,統籌力量手段打造斗爭新業態,創新戰術戰法培育斗爭新優勢,突出攻防兼備引領工作新變革,堅決捍衛“三條底線”,挫敗敵對勢力各種滲透、顛覆、破壞活動。堅持系統防范,監督、指導、協調、支持香港特區國安委和有關部門落實維護國家安全憲制責任,構建系統化、社會化防范體系,全面筑牢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堅固堤壩。
以現代化的國安治理彰顯法治新效能。牢記黨中央首支派駐境外執法部門職責使命,堅持依法治港,堅決捍衛香港特區憲制秩序。固法之權威,堅持中央事權和香港特區責任相統一,依法嚴懲亂港危安犯罪,充分發揮香港國安法威力,推動“二十三條立法”落地生威。健法之體系,支持香港特區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長臂管轄”機制,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附屬法例,完善制度機制,確保“雙執行機制”渾然一體。彰法之效能,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司法、教育、傳媒等領域正本清源,強化國安法治宣傳教育,以良法善治護航繁榮穩定。
以現代化的核心戰力推動工作新躍升。發展新質戰斗力,完善新興領域戰略規劃,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因地制宜,注重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科技賦能、實戰實效,在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領域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增強核心斗爭力,強化戰略預置,拓展工作渠道,優化資源配置,夯實工作根基,著力提高預測預警、防范風險、解決問題、主動塑造能力,提高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針對性、時效性,更好發揮隱蔽戰線“為人所不能”的特殊重要作用。
以現代化的鐵軍隊伍開創事業新局面。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堅決做到對黨忠誠、精干內行、作風過硬、敢戰能勝,堅定鐵的理想信念,練就鐵的斗爭本領,扛起鐵的責任擔當,錘煉鐵的作風意志。持續激發改革動力,健全責任清晰、鏈條完整、環環相扣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任務目標、制度要求,把改革舉措落細落實落到位。營造良好改革氛圍,抓好輿論引導和預期引導,堅定改革信心,匯聚改革合力,直面矛盾問題不回避,鏟除頑瘴痼疾不含糊,應對風險挑戰不退縮,奮力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守護東方之珠更加璀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貢獻。
作者: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