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5-15
來源: 責任編輯:admin
? ? ? ? ?廈門市法學會2012年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王樂泉同志在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全國、全省、全市政法工作會議部署,團結和引領全市法學、法律工作者,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圍繞《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實施,加強法學會組織體系建設,推動應用法學研究,拓展對外法學交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話語體系建設和“五個廈門”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 ? ? ? 一、加強應用法學研究
? ? ? (1)召開應用法學研討會。第一季度召開“我市道路交通管理與法治”研討會,組織政法各部門和交通管理等相關部門就如何加強道路交通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解決道路交通擁堵、解決市民和游客出行難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爭取拿出一些針對性、可操作性、前瞻性強的研究成果,為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
? ? ? (2)組織征文活動。擬與市委政法委聯合組織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教育征文活動,為進一步加強政法隊伍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能力建設、廉政建設獻計獻策。擬與市委政法委、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發改委聯合組織“廈門市跨越式發展法治保障”或“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法治保障”征文活動,探討廈門市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和兩岸交流合作的法治保障問題。
? ? ? (3)督促研究會開展活動。指導各研究會立足廈門,研究廈門,服務廈門,在加快構建兩岸經貿合作最緊密區域、兩岸文化交流最活躍平臺、兩岸直接往來最便捷通道、兩岸同胞融合最溫馨家園的進程中,圍繞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試驗、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和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等問題,積極開展應用法學研究活動,優化保護臺商正當權益的法制政策環境。
? ? ? (4)推動研究成果轉化。拓寬成果轉化應用渠道,搭建成果轉化應用平臺,組織推動一批緊密聯系廈門實際,服務黨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務人民群眾,服務法治實踐的法學研究成果應用轉化。
? ? ? ? 二、加強法治調研宣傳
? ? ? (5)著力開展課題調研。強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意識,主動融入和參與市委政法委的重點課題調研活動,組織市法學會人員和法學會會員深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
? ? ? (6)著力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參與市委政法委的重大宣傳活動,以“綜治宣傳月”、“社會科學宣傳普及周”等活動為載體,采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強化政法綜治工作和平安建設宣傳,強化法律法規宣傳,推動法治文化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話語體系建設。
? ? ? (7)著力抓好“雙百”活動。按照中國法學會、省法學會的部署,將“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活動與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政法委、市綜治辦及其他部門、團體組織的學習、培訓、宣傳活動結合起來,邀請國內著名專家、學者給相關人群授課。適時組織法學、法律工作者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宣傳法律法規,為群眾解難答疑,開展法律“會診”和法律服務。
? ? ? ? 三、加強組織體系建設
? ? ? (8)推進法學會領導班子建設。第一季度召開市法學會六屆三次理事會議,總結2011年的工作,部署2012年的工作任務,增補法學會領導,加強法學會領導班子建設。
? ? ? (9)推進法學會基層組織建設。按照上級領導要求和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詹滄洲同志在全市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暨政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加大督促、協調、指導力度,爭取在年內將各區的法學會成立起來。
? ? ? ? 四、加強會員管理工作
? ? ? ?(10)積極發展。適時將高校及政法系統內的業務骨干和政法系統外的法學、法律人士和其他具備會員條件的單位和個人發展為會員,擴大會員的數量,進一步拓寬和鞏固法學會組織基礎。
? ? ? (11)改進服務。辦好會刊和網站,努力使會刊和網站成為會員交流法學研究成果的平臺、溝通聯系的渠道。更新服務理念,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通過熱情的服務,進一步調動廣大會員參與法學研究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斷增強法學會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號召力。
? ? ? (12)加強聯絡。在每個團體會員單位設立一名以上的聯絡員;分散的個人會員,以就近方便的原則,按區域指定聯絡員,建立健全法學會與會員之間的有效聯絡機制。
? ? ? (13)嚴格管理。按照《中國法學會章程》和福建省法學會的要求,建立健全會員檔案,做好會員資料的補充和更新,做到人數清楚、情況明了、資料齊全、檔案完整、管理規范。
? ? ? ? 五、加強法學交流活動
? ? ? (14)積極提升會刊網站交流能力。在高舉旗幟、堅持方向的前提下,進一步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注重應用法學的研究,注重文字編審工作,努力把會刊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并及時把會刊內容上傳到網站,使會刊網站真正成為宣傳學會信息的陣地、展示研究成果的平臺、拓展對外交流的窗口。
? ? ? (15)積極參加區域法學研究。精心組織廈門優秀法學研究成果參加兩岸四地“海峽法學論壇”、“華東六省一市法學論壇”和“全國副省級城市法學會論壇”等活動,加強與兄弟省市法學會的交流,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做法,進一步推動法學會工作邁上新臺階。
? ? ? (16)積極推動對臺法學交流。充分發揮廈門市的區位優勢和法學會人民團體、群眾團體、學術團體的獨特優勢,開展對臺法學交流活動。年內擬組織一到兩個團組,赴臺進行法學交流,進一步探討兩岸法界如何適應《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實施后形勢發展的新要求,進一步推進兩岸司法互助工作,為進一步發揮國家賦予廈門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和兩岸交流合作中的“窗口”、“試驗田”、“排頭兵”作用,為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向更廣范圍、更大規模、更高層次邁進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福建省法學會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