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1 來源:民主與法制網 責任編輯:敖婷婷
【中國法治國際論壇(2020)發言材料】
廣西與東盟國家抗疫工作中的公共衛生國際法治合作實踐與經驗
黃世勇?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政府副主席
尊敬的王晨副委員長,
各位代表,女士們,先生們:
很榮幸受邀參加中國法治國際論壇(2020),向大家匯報廣西與東盟國家聯防聯控開展抗疫工作情況,就公共衛生國際法治合作分享一些地方經驗。
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宣告,我們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并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在這場戰“疫”斗爭中,作為中國面向東盟橋頭堡的廣西,積極與東盟國家聯防聯控開展抗疫工作,守好祖國南疆防線,打好國際聯合戰“疫”,做好國際衛生援助,取得了豐碩成果,為開展國際衛生援助和交流做出有益的實踐。
第一,在與東盟公共衛生國際合作中,廣西主要開展兩個層面的工作。
一是與沿邊的越南聯防聯控,守好祖國南疆防線。廣西嚴格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要求,積極加強與越南的溝通協調,推進建立合作機制,自治區層面、邊境市縣分別與越方對應省市縣建立同層級溝通協調機制,聯防聯控,廣西實現境外輸入全管控、本地疫情零傳播。
二是對定向的柬埔寨開展援助,展示中國國際道義。在廣西本地確診、疑似病例實現“雙清零”的第三天(3月20日),接國家正式通知,廣西聞令即動,印發援助工作方案,組建中國援助柬埔寨抗擊新冠肺炎醫療專家組,全區各部門迅速行動籌措大量防疫物資,支援柬埔寨抗疫。在不到兩個半月的時間內,成功遏制疫情快速蔓延勢頭。
第二,在與東盟公共衛生國際合作中,廣西主要取得三個領域的成效。
一是疫情傳播蔓延得到有效管控。在中越邊境疫情管控中,累計管控陸路口岸入境人員近40萬人次,處“三非”人員近3500人,沒有發生一例境外輸入病例關聯的本土病例。借鑒中國專家組的抗疫經驗和防控建議,柬埔寨王國政府迅速動員落實防控措施,成功遏制疫情快速蔓延勢頭。
二是信息互通經驗交流得以暢通。廣西與越南相互及時通報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在嚴厲打擊非法出入境、保持貨物正常通關等各方面積極通報信息。廣西組建的中國援柬專家組分享中國經驗,找出“四方面八大類”潛在防控救治風險點,針對性提出“一三五”方案(一項原則、三項要求、五項建議)17條措施。
三是疫情防控溝通協調機制得到建立。廣西與越南從上而下建立了跨境疫情防控溝通協調機制,原則上每半個月通過邊境會晤、遠程通話或書信照會等形式開展工作,協調解決問題。中國專家組到柬埔寨工作后,建立健全與柬埔寨衛生部等政府部門工作會議會商機制,幫助搭建起廣西與柬埔寨間的國際醫療援助交流機制,暢通國際衛生合作渠道。
第三,在與東盟公共衛生國際合作中,廣西主要積累四個方面的經驗。
一要以培育共同理念為航向,統一公共衛生國際法治合作意識。理念引導方向,方向指引行為。開展和強化公共衛生國際法治合作,既是我們應對疫情等共同的公共衛生挑戰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必然選擇。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就是要培育和形成以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為目的的價值觀,為公共衛生國際法治合作提供強大的思想武器。
二要以形成共同規則為關鍵,搭建公共衛生國際法治合作框架。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國有不同、世殊時異,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方面有差異,需要形成統一的規則,協調公共衛生國際法治合作。加強公共衛生國際法治合作,需要在更高層面,推動制定全球性的公共衛生法治發展綱領,加強公共衛生規則協調,形成共同的公共衛生國際合作規則。
三要以建立共同機制為保障,強化公共衛生國際法治合作保障。建立共同機制,促進機制良好運轉,一方面,既能夠開展公共衛生國際對話,進行經驗和信息交流互通,促進人才技術平臺共享,實現步調一致行動協同;另一方面,還能夠快速發現分歧,有效管控矛盾,及時溝通排除隱患,增進信任。要進一步加強國際間衛生法治人才技術等方面的交流,搭建各類公共衛生國際對話平臺、合作平臺、應急平臺,推進國際法治深度合作。
四要以開展共同防控為措施,深化公共衛生國際法治合作成效。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合作成果最終還是要體現在行動中。公共衛生國際法治合作不是停留在空想中,不是落實在紙面上,而是要務實地落實在各方的一體行動中。要以目標為導向,找準公共衛生國際法治合作的最大公約數,凝聚共同防控最大合意;要以結果為導向,嚴格落實各項規則機制,形成合作合力,積極采取行動,在合作中實現目的,在實現目的的基礎上深化合作。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