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国内视频在线精品,成人污污www网站免费丝瓜

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法界資訊 》學界動態
呂忠梅:“綠色”民法典為美麗中國保駕護航

時間:2020-05-27   來源:人民網-法治頻道  責任編輯:yyx

  5月21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京開幕,來自34個界別的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齊聚北京,建諍言、獻良策。

  “作為一名委員,很重要的履職方式是提出提案,今年會上,我主要提了兩個提案。”日前,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呂忠梅接受人民網專訪,談履職、聊提案、解讀民法典的“綠色條款體系”,并回應了一系列備受關注的環境立法熱點問題。

  今年兩會提案關心“自然資源資產價值核算體系”怎么建

  代表各界群眾參與國是、履行職責,是政協委員的榮譽,也是責任。談及過去一年的履職工作,呂忠梅用“收獲滿滿”四個字來形容。“作為委員個人履職,我出席了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以來的各種形式協商會議共17次,提交了《關于制定綜合性長江保護法的建議》等兩份提案,同時,還提交了20多篇社情民意的信息。”

  在環境法領域深耕了三十余年的呂忠梅,今年兩會仍然關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今年兩會我主要提了兩個提案,其中一個是關于自然資源資產價值核算體系怎么建的問題。”呂忠梅表示,2015年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提出,要完善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追責制度、離任審計制度的前提,都是要建立完善的自然資源核算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這項制度怎么建,怎么用,怎么落到實處?其實還有很多問題。因此,今年政協大會我提出的這項提案,建議將自然資源資產價值的核算結果與干部的選拔任用、地方考核有效結合,讓這項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能夠真正落地生效。”

  此外,呂忠梅表示,一些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建議,均已送至有關部門辦理。“例如,我此前就疫情防控期間如何防止醫療廢棄物、固體垃圾等帶來環境污染、甚至可能造成二次災害等問題,連續提出四項建議,并被及時采納。”她認為,疫情防控期間,我國沒有出現大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沒有發現會對未來產生嚴重環境污染等后期持續性影響的狀況,“說明疫情防控期間的環境保護工作、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非常不錯。”

  三方面體現民法典“綠色條款體系”

  審議民法典草案,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一項重要議程,也是此次兩會備受關注的熱點之一。呂忠梅介紹,民法典編纂的過程中,如何回應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其討論熱度高、難度大。“民法典是一部規定公民個人權利的法律,但環境保護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對公民的個人自由進行限制。”呂忠梅評價,我國的民法典可以稱之為一部真正的“綠色”民法典:“我國民法典草案共1260條,目前有18條直接與生態環境保護有關,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呂忠梅認為,民法典草案的“綠色”可以從三方面體現。第一,民法總則第九條規定了“綠色原則”,即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民法總則從總體上對所有民事活動要遵守的環保義務做了一個總括性的規定,為后面各分編圍繞著綠色原則加以貫徹提供了基礎。”

  第二,民法典草案三個分編分別對于“綠色”制度作出了規定。“例如物權編中,對于用益物權、建設用地使用權,都明確規定了保護生態環境的義務。合同編中,有專門的條款規定合同的履行不得破壞和污染環境。”

  第三,侵權責任編中,用專門章節對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侵權責任作出規定。同時,對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和環境生態損害賠償制度,規定了實體法上的請求權。呂忠梅介紹,《環境保護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對公益訴訟制度做了一些程序性的規定,但在實體法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一直缺乏依據。“民法典草案中,關于生態修復請求權的相關規定,為民法典和《環境保護法》制度間的相互銜接留下了接口,讓二者能夠有機配合,進行環境共治。”

  用法治思維平衡“發展”與“保護”

  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如何在法治理念下,平衡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呂忠梅認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需要建立一系列規則。“要明白發展是權利,保護環境或在良好環境中生存也是權利,我們要在這兩種權利之間達到一種平衡,而不能以犧牲一種權利的方式去維護另一種權利。”

  “過去我們認為,只要發展經濟,就一定要犧牲環境,發展好了、有錢了再治理,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呂忠梅表示,發展的目的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如果發展是以破壞環境為代價,這種發展是沒有意義的,“生態環境保護好,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會。”

  呂忠梅介紹,《環境保護法》第四條規定,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國家采取有利于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要辯證地看待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我們要環保督查、環境執法,但不能‘一刀切’;我們要發展經濟,但不要‘帶毒’的GDP。貫徹綠色發展的理念,才是正確的發展方向。”

  為生態環境保護定規則,環境立法體系建設是關鍵。我國環境保護立法現狀如何?“中國的環境立法,一方面是與世界同步,另外一方面,也與改革開放同步。”呂忠梅介紹了我國環境立法體系的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法》中的一些制度,例如‘三同時制度’,‘環保督查制度’等,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呂忠梅說,“從某種程度上看,中國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做到環境污染不會對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帶來顛覆性的影響,這個法律體系發揮了巨大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益县| 古浪县| 承德县| 新竹县| 泌阳县| 德格县| 马龙县| 寻乌县| 崇文区| 民县| 全州县| 眉山市| 上林县| 遵义市| 凤翔县| 读书| 沽源县| 饶平县| 濮阳县| 龙海市| 霸州市| 监利县| 盘山县| 同德县| 通辽市| 抚顺市| 北流市| 泰兴市| 深水埗区| 凌云县| 尼勒克县| 郯城县| 东城区| 香河县| 连州市| 永胜县| 高碑店市| 康保县| 白山市| 沾化县| 浙江省|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