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26 來源:海南省法學會 責任編輯:yyx
自開展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來,海南省法學會第一時間向會員轉發中國法學會印發的《關于組織動員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的通知》。海南省司法廳副廳長、海南國際仲裁院(海南仲裁委員會)理事長、海南省法學會會員王雪林收到通知后,按照中國法學會“充分發揮對外法學交流重要渠道的作用,組織專家學者積極主動發聲”等工作要求,積極擔當、主動作為,動員院內其他會員一同針對疫情影響合同履行等法律問題開展專題調研,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他還主持編印了《疫情影響之法律對策》一書,該書約30余萬字,集中了民商事領域眾多理論、實務專家對貨物買賣運輸、工程建設、金融借貸、國際貿易等熱點問題的智慧和成果,還對履行各類具體合同中如何預防和化解風險進行了深入研究,針對各類市場主體加強風險防范和有效化解糾紛提出了對策建議。該書一經發布,就快速被分贈至省內外部分市場主體,商會及行業協會,以及部分省直單位使用,獲得了廣泛好評。
隨后,王雪林組織一批資深仲裁員,組成服務小組,上門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精準法律服務。服務小組深入省國資委及海墾控股、海南發控等單位和企業調研,與相關負責人就疫情期間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座談交流,針對一些企業因疫情導致貨物買賣合同履行遲延、履行不能,以及在廠房租賃、信貸、工程建設合同工期等方面出現的各類問題,服務小組一一進行答疑解惑,并提出預防和化解相應法律風險的對策建議,幫助企業理清思路,明確方向,快速實現復工復產。
同時,為緩解企業因疫情帶來的困難,海南國際仲裁院(海南仲裁委員會)于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減交緩交仲裁費等相關事項的通告》,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建工等行業的當事人申請仲裁費用酌情減免,切實減輕企業糾紛解決費用負擔,降低疫情對當事人仲裁權利的影響,此舉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海南省法學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