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21 來源:中國法律咨詢中心 責任編輯:yyx
【專家解讀】
段 ?威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宿云達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法官
訴訟時效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期間,因發生法定事由阻礙權利人行使請求權,訴訟依法暫時停止進行,并在法定事由消失之日起繼續進行的情況,又稱時效的暫停。根據上述定義及法律規定可知,此次疫情適用訴訟時效中止制度須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第一,因疫情影響,致使當事人不能行使請求權(如,當事人因確診新冠肺炎被隔離治療,無法行使請求權的);第二,疫情發生時點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的期間之內。不能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的將不能以訴訟時效中止作為抗辯的理由。
訴訟時效中斷是因當事人一方提起訴訟、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發生,其直接的法律后果是訴訟時效重新開始計算。此次疫情防控不屬于上述情形,因此,疫情防控本身不構成訴訟時效的中斷。
相關建議:對屬于新冠肺炎患者、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或者被隔離對象等確實無法行使請求權,而疫情發生時點又在訴訟時效期間最后6個月之內的當事人,應注意保存相應證據以證明此次疫情對訴訟權利行使的影響,已達到無法行使請求權的程度。如后期雙方發生訴訟,作為反駁被告提出訴訟時效中止的抗辯意見的證據,以此尋求權利救濟。可重點收集以下幾方面的證據:(1)當事人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或者密切接觸者的相關證明材料。(2)能夠證明當地因受疫情影響采取“封村或封路”等限制出行的材料。(3)當地郵政、快遞行業停業的證據。(4)其他因疫情衍生的原因,以致當事人無法行使請求權的證據。
對無法及時行使請求權的當事人而言,在訴訟時效即將屆滿的情況下,可區分以下情形選擇不同的權利救濟途徑,使得訴訟時效中斷,從而保障自身的訴訟權利。如:(1)對將要提起訴訟的案件,當事人可查詢各地法院公示的網上立案、郵寄立案等立案方式進行立案,在完成網絡登記、訴訟材料郵寄等工作后,訴訟時效依法中斷。(2)對暫不具備條件提起訴訟的爭議,可通過以下途徑主張權利: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當事人一方因疫情下落不明的,在國家級媒體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
【法律依據】
《民法總則》第194條;《合同法》第11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