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9-28 來源:會員部 責任編輯:admin
? ? 2014年9月19日下午,中國法學會會員部副主任肖育斌出席重慶市法學會主辦的“法在我心中”書畫攝影展后,在重慶市法學會秘書長陳忠東、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唐奕陪同下,赴重慶市渝北區法學會調研,了解區縣法學會開展法律服務的情況,渝北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袁光燦和政法委副書記、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鄭榮華參加了座談,袁光燦書記介紹了渝北區法學會開展法律服務的工作情況。
重慶渝北區法學會成立于2012年5月,得到了區委、區政府重視和支持,將法學會設在區委政法委,經費列入區財政,每年撥付50萬元的工作經費,安排專人負責法學會工作,現已發展87家團體會員、187個中國法學會會員。渝北區法學會依托西南政法大學的研究力量,圍繞渝北區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結合本區實際,積極開展法學研究、普法教育和法律服務等工作。一是推出組織義務法律顧問進村居活動。渝北區法學會根據中國法學會開展愛祖國、學法律、創和諧青年普法基層行活動的精神,與區司法局聯系推行“義務法律顧問進村居”活動,利用渝北區擁有豐富的律師資源,充分發揮律師服務地方經濟社區建設的作用,為全區320個村居配齊了義務法律顧問,每月安排6家律師事務所到各鎮(街)開展1次以上“律師趕場”活動,組建了“渝北區民營企業律師服務團”、“突發事件和重大信訪案件律師顧問團”,選拔出109名律師建立了“渝北區政府法律顧問人才資源庫”,引導法律工作者主動服務社會、服務群眾。二是積極開展法律診所試點工作。根據重慶市法學會部署,聯合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選取渝北寶圣湖街道金果路社區和王家街道觀月路社區,試點開設法律診所,為群眾無償提供高質量法律服務。通過電話咨詢、當面答疑等方式解讀法律問題,充分發揮法制宣傳員、人民調解員、法律明白人以及義務法律顧問在基層普法宣傳教育中的骨干作用,著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三是充分發揮法學會的橋梁紐帶作用。促成渝北區雙鳳橋等7個城區街道與西南政法大學的法學院、行政學院等7個學院簽訂《西政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協議書》,選拔了1000名西政學生作為普法志愿者成為城區普法宣傳教育的有生力量。四是利用多樣化的宣傳載體,打造法治文化工程,推進法治文化建設。渝北區法學會籌措專項資金,建設渝北區兩江法學網,開設法制頻道,傳播渝北區法治領域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通過法制新聞、法家視點、社會與法、維權行動等欄目,面向全區開展法律法規宣傳;建立手機短信平臺,定時向全區2000個村居委書記、主任及調委會成員發送法制宣傳信息;與區電視臺的《律師說法》欄目合作,采用案情報道、專家點評和演播室訪談等模式,解讀傳播最實用的法律常識;今年又推出《普法劇場》專欄,以普法短劇故事的形式開展法制宣傳,在《渝北日報》上開設了法眼專欄,每周集中刊發一次,積極宣傳與群眾生產生活相關的法律知識及區委區政府的相關政策,通過全方位、多舉措的法治宣傳教育模式,有效推動了全區的法治文化建設。五是結合區情,開展研究,有效促進法學理論與法治實踐的轉化。渝北區法學會圍繞政法中心工作,每年確定一個科研課題,保障經費,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開展聯合研究,今年已完成《渝北區流動人口服務與管理》課題,《渝北社區法治化研究》與《渝北區特殊人群服務與管理》課題正在開展調研。充分發揮轄區資源優勢,拓寬與西南政法大學的多項合作,出版發行《渝北法治專刊》,打造兩江法治論壇,為法學法律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取得了良好實效。
肖育斌副主任介紹了中國法學會目前推動的幾項重點工作,對渝北區法學會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希望渝北區法學會總結參與法律服務工作的新經驗,創新基層法學會參與法治政府建設的新思路,努力開創法學會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