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国内视频在线精品,成人污污www网站免费丝瓜

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5月17日 星期六
2025年05月17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法學人物 》法界資訊 》學者觀點
呂忠梅:公眾健康是環保法治核心追求理念

時間:2015-03-06   來源:法制網  責任編輯:elite

  3月4日下午15時,湖北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委、湖北省主委,湖北經濟學院院長呂忠梅代表作客法制網,圍繞新環保法實施、環境保護與人體健康、環境司法等話題與廣大網友進行了在線交流。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看法治新常態"法制網2015年全國兩會系列訪談節目。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邀請到了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委、湖北省主委、湖北經濟學院院長呂忠梅女士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你好,呂代表。

  呂忠梅:大家好!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交流。

  主持人:近幾年,環境保護都是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您從事環保理論和實務研究多年,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您每年的議案和建議案也多與環保相關。首先就請您談談今年關注哪些環保的熱點話題?

  呂忠梅:我今年關于環保的三個方面,一個方面依然是立法問題,人大常委會已經啟動了《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的修定工作,這兩部法律是在新《環保法》通過以后啟動的修定,如何把這兩部法修定好,讓它能夠更好地發揮保護環境的作用,并且消除大氣污染是我們的心肺之患,水污染是心腹之患,讓天更藍,水更清,這是我們關注的環保方面的立法項目。

  呂忠梅:另外,新《環保法》非常嚴格,新《環保法》的實施有賴于很多的行政措施的采取,很重要的一條是污染和健康之間的關系規定了一個制度,新《環保法》的實施面臨很多問題,如何通過加強執法來保證《環保法》最嚴格的制度能夠得到落實。

  呂忠梅:第三點,新《環保法》制定以后,司法如何在環境保護當中發揮作用。我們知道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專門成立了環境資源審判庭,并且出臺了兩個司法解釋,推動對于環境破壞、環境侵權行為的司法保護措施,加大責任,尤其是大家都很關注的環境公益訴訟,在2014年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不僅出臺了司法解釋,也受理了一批案件。但是,環境司法現在還依然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公益訴訟到底怎么開展,還有司法機關,法院、檢察院如何充分發揮他們的功能,來維護環境保護秩序,在遏制污染,使得受害人得到充分的賠償,使環境治理能獲得足夠的資金,在這方面還有一些工作要做。

 ???呂忠梅:今年我的議案和建議,就是圍繞環境法治建設這么三個重點問題。

  呂忠梅:另外,我也關注到新技術的發展,為環保帶來了很多非常好的技術,比如說網絡技術、包括移動互聯網技術。一方面,大數據的應用和計算可以為我們環保產業的發展帶來一些機遇。比方說滴滴打車軟件,它可以減少出租車盲目的在大街上晃悠的時間,可以定點的進行服務,某種意義上來講可以節約能源,其實它對環保也是有促進作用的。還有一個,過去一件事情要去征求公眾意見,只能召開聽證會,把大家召集起來,人數有限,各方面都有限。如果現在通過網絡召開一個聽證會,每個公民的意見都可以得到發表,并且對于科學決策、公民的知情都有非常多的好處。這是我說的第四點,我們如何讓公眾更多地參與環保,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我們的環保行動能力如何能夠得到更好地提升,我們也可以通過,不僅僅是用手機、互聯網去發出聲音,我們也可以采取環境保護的行動。

  主持人:謝謝你跟我們分享了這么多非常好的觀點。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您曾建議環保法修改應當"完善環境與健康保護制度,實現環境保護法以保障人的健康為核心的人本關懷"的建議。我們了解到,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環保法》第三十九條加入了有關內容。您認為,新環保法第三十九條相比過去做了哪些突破?

????????呂忠梅:你剛才說到了,第三十九條寫進《環保法》是非常不容易的過程,過去我們的環境保護更多的關注環境自身,既然是要保護環境,只要環境不污染就可以了,但是它就留下了一個問題,環境污染經過環境的遷移轉化,經過食物鏈,最終是要到達人體的,就像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霧霾,它最后對呼吸系統,或者是心血管產生危害。但是重金屬污染是會對兒童的血鉛,鉻中毒會對婦女的骨骼產生傷害,最終污染物進入人體以后,會有一個靶器官,對人體某一部分產生作用,帶來人體的一些代謝,或者是代償性的反應,嚴重的會產生疾病,這在世界上是曾經發生過的公害病。

????????呂忠梅:如果我們的環境保護僅僅污染控制只是大環境,而不到人,有可能環境保護好了,看起來指標都很好,但是最終人健康的危害還是發生了,前些年出現過很奇怪的現象,有些工廠大氣排放、污染物排放,兒童血鉛升高,升高了以后,老百姓說我的孩子血鉛很高了,環保局的人出來說,這個工廠都是達標排放的,大家就產生了疑問。既然工廠都是達標排放,為什么孩子的血鉛還升高呢?這中間就有一個環節,我們的環境標準沒有以人的健康為核心,而是以環境本身作為基礎建立的標準。既然這樣,《環保法》的目的是什么?保護環境,防治污染,最終是為了人的生存和發展,為了我們的生活質量更高,為了我們更加幸福,所以在這次《環保法》修定的過程當中。 

  呂忠梅:環保法的目的是為了我們的幸福,為了我們的發展。這次制定《環保法》的過程當中,把這樣的立法目標,作為這次《環保法》修定很重要的方面,所以《環保法》的第一條,把過去的保障人體健康,改成了保障人群健康,不僅僅是個體,現在所有人,包括未來子孫后代的健康,都應該成為這部法律保護的目的。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了第三十九條,內容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要建立一個環境與健康保護的調查、監測和評估制度。第二個方面是要鼓勵環境與健康的科學研究,例如到現在為止,比如說某種污染物質,到底會對人體產生什么危害,我們的研究還是不夠的。建立了這樣的制度以后,可以把環境保護和人的健康成長,或者是人的生存和發展的高質量結合到一塊兒,這部法律帶來了《環保法》的哪些變化,至少有這么幾個變化。

  呂忠梅:第一個變化,這個《環保法》擴展了它的目標,使得它把過去到環境,現在直接到了人,并且是從個人直接到了現代人和子孫后代,大大擴展了立法關注的對象,或者是關注的目標,宗旨發生了變化。

  呂忠梅:第二個變化,建立了一種新的機制,這種機制是什么呢?我們知道環保是歸環保部管的,健康是歸衛計委管的,原來這兩個部門各管各的,通過這個制度,建立了環境保護的協同機制。健康問題和環境保護問題,通過一種機制,要把它在一個層面上來加以解決。比如說調查問題、評估問題、監測問題,都應該實現信息共享,更重要的,要采取一致的行動。比如說衛生部門發現了有公害病,應該及時反饋信息到環保,環保要去調查污染源,調查完污染源以后,環保要采取措施,回過頭來,環保也要告訴衛生部門,這個地方的公害病應該如何防治,可以協同,產生一種聯動機制。新《環保法》建立了多元共治的體系。

  呂忠梅:另外一個,環境與健康,最終人體受害,受害以后要賠償,要獲得救助,怎么辦?需要司法機關介入,從污染,最后到人體的健康,這里面它的因果關系非常復雜。你怎么知道上游的一個工廠排放的某種物質,我在下游喝了這個水,我得病了,這兩者之間,從常人來看,必然的因果關系很難做到。確確實實因為上游長期的污染,下游有居民得病,這兩者之間能不能建立聯系?如果從法律上來講,要支持受害人獲得賠償,我要判決上游的這個工廠排污行為對受害人有責任,如何判。這就是通過環境與健康的科學研究來確定污染物排放和健康風險之間,影響之間的關聯度,為司法提供支持。這就建立了立法機關的行政和司法,還有行政機關相互之間的溝通和聯動的機制。

  呂忠梅:第三個變化,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是環境與健康的調查監測和健康風險評估制度。環境健康一旦產生,它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比如說我們去調查很多地方,鉛污染,鉛污染對兒童的影響是什么?它會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會影響兒童的骨骼生長,這個小孩子會經常腸胃不好,骨骼發育緩慢,更重要的是智力發育遲緩。如果他在7歲之前血鉛濃度長期高置,就會變成終身弱智的孩子,這個人一輩子就是弱智。如果一旦血鉛的危害產生以后,對個人來講就是不可逆轉的,不僅給他的家庭,給這個孩子帶來很多很多的問題,這個孩子自身不講了,會給他的家庭帶來很多問題,也會給社會帶來很多的問題。如果我們等到這個孩子已經成了弱智兒再去采取措施,賠多少錢都無濟于事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建立以健康風險評估為核心的這么一個制度體系,把過去的機制,等到污染產生了,已經產生危害了,我們去賠償,我們再來治理,把它關口前移,移到我們如何不讓這個污染物質去影響這個孩子,如何不排放污染物到環境當中去,所謂的風險預防機制在新《環保法》里面得到了實現。

  呂忠梅:盡管我們簡單看是一個三十九條,但是對于整個立法的宗旨,法律體系的完善和制度本身,它都帶來一些新的變化或者說為整個法律增添了非常大的亮點。

  主持人:可以說意義和影響非常深遠。剛剛你也提到了環保當中我們現在非常關注的問題,那就是霧霾,今年全國"兩會"前,霧霾再次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熱點。我們知道,在履職人大代表的12年里,您執著為環境保護建言,領銜提出過5次關于修改環境保護法的議案,還提出了十幾個有關環境保護立法的議案和加強環境執法、加快推進環境司法的建議。您認為,面對社會公眾日益關注的環境保護問題,在新環保法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的當下,我們的立法機關應該如何作用?

????????呂忠梅:霧霾問題,或者說環境保護問題,它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我自己大概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做環保,到現在研究環保30多年。這個過程我自己有一個很深的體會,我們剛開始做《環保法》的時候,別人覺得你怎么會選擇這個領域呢?你做這個干什么呢?那個時候表明我們對于環境保護的理念還是非常的淡漠,法律人本身也覺得你為什么去做一個冷門,或者是做一個偏門。其實,在那個時候,我從一開始學《環保法》,開始研究《環保法》的時候,洛杉磯光化學事件, 日本的水俁病是這樣,痛風病是這樣,倫敦煙霧事件,倫敦煙霧事件就是燃煤引發的,就是今天講的霧霾,洛杉磯光化學事件也是一樣,汽車尾氣排放,污染物和太陽光線產生的污染物,那些事件在西方發達國家,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都經歷過,我們一開始學的時候就知道,這些問題最終會對中國帶來危害。中國從1979年制定《環保法》的時候,里面制定了環境評價制度,我們的很多制度對這些東西都是提出警示的,并且我們一直用了一個詞,協調發展,希望中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環境。但是我們認為只要經濟發展了,一切都有了,所以那個時候唯GDP的動力確實是很強勁。

  主持人:人們之間的環保意識太弱。

  呂忠梅:我記得我在20多年前的課堂上就問過學生,你們是要錢還是要命,很多學生沉默,后來我在下面問他們,你們回去問一問,要錢還是要命,在環境非常好的地方,引進一家污染的工廠,如果我們讓老百姓來投票,他是愿意要這個工廠,還是愿意繼續要環境,青山綠水。同學調查回來的結果告訴我,大多數人說愿意要工廠,因為可以到工廠去工作,可以獲得收入,如果我們現在守著這個,什么都沒有。當時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的發展,經濟騰飛,經濟發展,創造世界奇跡的同時,我們是犧牲了我們的環境資源,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十八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中國雖然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是是沒有生態理念的市場經濟,中國在成為世界工廠的同時,為這個世界提供了最多最多的產品,但是生態產品是我們最稀缺的產品,現在為什么出現霧霾,出現水污染、水安全問題,土壤污染問題?生態產品變成我們自己最稀缺的產品。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跟西方發達國家的距離越來越短的時候,我們發現,最大的距離是什么?生態環境。

  呂忠梅:我們到了一個好的地方,要把汽車尾氣拿來呼吸一下,我們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確確實實走過了一條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現在的情況下,再看十八大報告,十八屆三中全會里面有一句話,我們要用最嚴格的制度來建設生態環境,立了很多的規定,比如說進行綠色GDP的核算,要對政府官員實行生態審計,并且實行終身追責,最嚴格的水污染制度,最嚴格的大氣污染制度,包括四中全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里面又再一次強調要用法治來保護生態文明建設。這個來看,立法的任務很重。

  呂忠梅:《環保法》剛剛修訂,中國關于環境資源的法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30多部,《環保法》剛剛修訂,《環保法》自身還有一定的缺憾,我們去年制定的環境保護法有一個小的進步,我們承認它是在我們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一個基礎性的法律,但是它又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按照立法的效率等級,基本法應該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普通法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來制定,現在《環境保護法》在中間,不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所以不是基本法。我們又說,它是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基礎性法律,顯然,它和《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又不一樣,處于中間。它和這些法制建的關系,從立法等級上來講,都是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憑什么你要領導我,這就是一個問題。

  呂忠梅:還有一個問題,我們宣告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建成,但是在我們已經建成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里面,生態環境法,環境資源法律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子系統。所以我們現在環境保護法分散在行政法里面有一部分,在經濟法里有一部分,在社會法里面有一部分,我們的《環境保護法》分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不同部分。立法上有這么一個尷尬。這次修訂過程當中遇到了這么一個問題,比說《大氣污染防治法》這次很多征求意見稿里面,很多內容就把《環境保護法》的內容照抄了一遍,如果是基本法和下位法的關系,《環保法》做原則性規定,下面這部法律應該是把它具體化。現在兩個規定一模一樣,《環保法》干嘛呢?就出現了問題。所以我覺得立法的任務很重,大致有這么幾個方面:

 呂忠梅:一個方面,我們要讓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戰略在立法體系里面表現出來,這一次也有一個建議案,要把生態環境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一個字系統把它獨立出來,把原有的分散在各個地方的法律獨立出來,把《環境保護法》上升為基本法。

  呂忠梅:第二個方面,現在30多部法律,要在《環保法》修訂以后,啟動修訂,還有《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在制定,還有一些空缺的法律,還有一些空白點,要立法,我們的立法任務和修法任務非常繁重。

????????呂忠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便《環保法》變成一個獨立的子體系,即便這些法律修訂了,但是僅靠《環境保護法》系統來去保護環境是不夠,比說《民法通則》里面,《民法典》制訂過程當中,如何把環境保護納入進來,《刑法》里面,怎么把環境保護的內容納進去,這些應該都是立法很重要任務。我自己覺得未來若干年內,完善社會主義法制體系這部分,《環境保護法》的任務是很重的,需要完善的內容是很多的。

  主持人:剛剛我們談了很多立法方面的問題,您覺得面對現實中很多具體的環境保護問題,行政執法機關應當如何作為?

  呂忠梅:這次《環保法》修訂過程當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變化,原來《環保法》設置執法機關的時候是列舉了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我們都知道就是環保部。下面還列舉了十幾個部門,污染防治的多少個部門,資源保護的多少個部門,一共六了十幾個部門,都列到了《環保法》里面,作為執法部門。這次法律修改的時候,只是說授權環境保護行政部門統一監督管理,而把所有的那些部門都拿掉了。

  呂忠梅:有人問,是不是這就意味著環保執法僅僅只是環保部門一個部門的執法任務呢?在這樣的認識之下,大家壓力,尤其是環保系統的壓力非常非常大。我自己覺得環保部積極主動作為,我挺高興,他畢竟是統一監管部門,法律授權給他,他肯定是法律的主要執行部門。環保部在2014年密集的出臺一些部規章,辦法,政策性的文件,就是為《環保法》的實施在做準備。據我了解,環保部將會推出50多部配合《環保法》實施的部門規章、管理規定、技術規范,類似這樣的東西,環保部門已經在認真地做準備,并且準備推出的是50多項。

  呂忠梅:但是這里面有一個問題,《環保法》的執行,僅僅只是環保部的事嗎?從法律上理解,肯定不是。《環保法》本身規定的執法主體就是多元的,首先是地方政府,要對所轄區域的環境質量負總責,特別規定了地方人民政府要向地方人大專門報告環境保護工作,這是作為一項任務。另外一個,地方首長,環保與執行要拿他們的考核,納入地方政府的績效考核,我想這應該是很清楚的,地方政府對環境保護負總責,這是他的責任,這個責任不是環境保護部門的。

  呂忠梅:第二,環境保護部門,法律授權他是統一監管,他是一個監督管理的責任,還有其他部門,他在決策過程當中,還有一個綜合決策的責任。比如說我們要規劃一個地方的工業園區,發改委在批準這個規劃的時候,就要同時把環保的設施,環境保護的規劃納進去,這就是他的決策責任,如果沒有履行這個決策責任,應該是環保部門來兼辦。

  呂忠梅:還有一個,《環保法》的執行,還有企業,企業是排污主體,企業應該遵守這部法律,他對這部法律,要公開信息,要進行申報,他也有責任。

  呂忠梅: 《環保法》還規定了公民責任,什么責任?綠色消費,需要每個老百姓自己有行動,垃圾分類,老百姓如果不去參與,我們把一堆東西都扔到那里去,到了垃圾工廠是沒法分類的,垃圾分類必須從每家每戶的廚房開始做,必須從每個家庭自身的行為開始做。《環保法》的執行,或者叫《環保法》的實施,是多元主體責任。我一直覺得我們要澄清一個觀點,環境保護的責任,不是環保部門的責任,是全社會和政府、社會公民共有的責任。

  呂忠梅:另外一個,環境保護部的責任,環境保護系統的職責,也不能替代地方政府的職責,地方政府對環境質量負總責。這里應該是各負其責,各盡其職,我們的環境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主持人:感謝您的介紹。我們看到,圍繞環境保護問題,司法機關也出臺了許多的具體措施。在您看來,在環境保護日益成為社會熱點的情況下,司法機關如何發揮應有作用?

  呂忠梅:司法機關通常在講司法是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兩個人發生糾紛,發生沖突以后,我們把所有的辦法都窮盡了,解決不了了,就到法院去打官司,司法的職能恰恰在于守住最后一道底線,如果這個法律的實施遇到最大困難的時候,司法就應該出來,所以,司法會比較被動。

  呂忠梅:但是在環境問題上,司法從來都有一個相對主動的功能,為什么?因為環境是我們大家的,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河流為全民所有,國家所有的,是公共的,誰能對一條河流主張權利,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也不是哪個企業的。現在我住在河流邊,因為某個河流的污染而得病了,我要去告那家工廠,按照過去的法律,工廠說河流不是你的,我又沒有把污水流到你家里去,是流到公共河流里去,憑什么告我,大家都沒辦法主張權利,眼睜睜看這條河流污染,怎么辦?這時候可能就需要設置一定的機制,法律就要授權一定的機關來代表這些河流,代表這些森林,代表野生動物,代表這些生存所必須要的公共環境,有人為污染環境的人付出代價,要保護,這就是我們都知道的公益訴訟的制度。

  呂忠梅:這個制度需要司法機關來介入,法院必須對于這種沒有主體的環境,現在還沒有歸屬到我們自己的利益,要通過司法判決的形式來加以保護。所以,2014年有一起非常有影響力的公益訴訟案件,大家可能都很關注,江蘇泰州的中級人民法院判決了1.6億天價環境生態補償的案件,二審判決維持了1.6億的價格。在這個過程當中,司法機關恰恰是在這種時候必須要去做。過去很多年來,司法機關一直在環保方面處于很被動的狀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原因,環境保護的立法一直設置的是行政體制,我們都是讓執法部門沖在前面,我們給了環保部門,或者是其他的行政管理部門很多的權利,司法怎么做?沒有給它太多的職責。

  呂忠梅:另外一個方面,司法機關自己守住他的背后,他的被動性是他的特點,他覺得你不來找我,我就不找你,民不告,官不理,你不告就不理你。在這種情況下,司法一直比較被動。“司法破冰”大概是2007年,我們在貴陽成立了第一家環保法庭,這些年來,也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障礙。2014年,最高法院終于下定決心,在最高法院自己成立了環境資源審判庭,并且鼓勵全國的法院有條件的地方都設。我統計的結果,到現在為止,全國的環境審判庭,或者是合議庭,或者是法庭,環境審判的專門機構,大致400個左右,已經有了一批數量。最高法院成立的好處是可以發揮有司法解釋權的功能,通過司法政策和司法文件,把這個工作推動起來,所以最高法院在2014年,我直接參與他們的制定兩個司法解釋,一個是關于公益訴訟,一個是關于環境侵權糾紛的受理。另外,他們舉辦了大型的,全國三級法院的法官培訓,專門就環境審判的法官培訓。另外一個,他們自己還推動了一些公益訴訟的案件審理,另外,還發布了一批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指導性的案例。

  呂忠梅:所以,應該說司法的“大門”已經打開了。這件事完了沒有?我們很高興,我記得環境公益訴訟司法解釋出來的時候,我還寫了一篇文章,司法過去是開了一扇窗,最開始是開了一個縫,后來是開了一個窗,現在是門都大開了,大家快來啊。但是到現在為止案件不多,大家都很意外,媒體也很關注,《環保法》實施,一個月的成績單,兩個月的成績單,媒體都在報,案件不多。公益訴訟,把門檻降得很低,原來按照民訴法和《環保法》的規定,能夠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團體,有主體資格的團體三百多家,通過司法解釋,降低門檻以后,變成七百多家,應該主動都來提起訴訟,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真正提起公益訴訟的環保團體就那么幾家。這就意味著環境司法,雖然司法機關把大門打開了,但是真正要讓環境司法發揮作用,恐怕還要有一些另外的制度設計或者是支持。

  呂忠梅:環境公益訴訟都會用兩個詞,一個是管閑事的訴訟,就為這個河流訴訟了,最后得到的錢也不能歸我,因為錢是大家的,所以它叫“管閑事”。二是“勇敢者”的訴訟,我以我自己的力量,要去代表所有的社會公眾來提起這么大的訴訟,我自己不僅要出錢,出力,我要獲得這些證據,可能還會遭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難。我們怎么鼓勵“勇敢者”訴訟,怎么鼓勵更多的人去“管閑事”,不是只為自己的利益,而是為公眾的利益要到法院去,要到司法機關去主張權利,所以在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呂忠梅:現在最高法院已經和民政部,和環保部建立了司法和行政協調的機制,怎么更多的去認定公益訴訟的主體資格。另外一個,現在也在訴訟費方面,比如說我是公益訴訟的主體,我是一個環保團體,我為這個訴訟所支付的費用,最后由敗訴方給我支付一部分,我可以繼續再提起下一個訴訟,我能夠生存。

  呂忠梅:另外,環境公益訴訟的組織,環保團體,他們也迫切的需要獲得一些公益的資源支持,現在有一些公益基金,有一些公益組織設立了公益訴訟基金,如果你愿意訴訟,我就鼓勵你到我這里來申請錢,我去支持你訴訟。另外一個,公益訴訟還需要很多的專家學者,因為有很強的專業性,需要他們的加入。環境司法,一個方面是司法機關自身不僅打開大門,而且要提升能力,提升水平,然后還要完善他的機制。還有另外一個方面,要為環境司法創造條件,我們的社會公眾,我們的公益組織的發育,還有我們自己的公眾意識,比如說我們去監督,我們去發現問題,發現問題以后趕緊向公益組織去聯系,這些都是我們環境司法能夠充分發揮作用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條件。所以我也覺得,司法,也不僅僅是司法機關自己的事情,也是我們大家的事情。

  主持人:沒錯,您作為從事了30余年環境保護方面的知名學者,對未來的環境保護有著怎樣的期待呢?

  呂忠梅:我們對環境保護應該持有一種積極、樂觀而理性的態度。所謂的積極,我們一定要看到,必須采取切實的環境保護措施,環境才會變得更好,如果放任不管,我們的環境會一天一天的糟下去,并且我們的資源不能承受我們發展的條件,資源的瓶頸已經成為中國發展最大的瓶頸,我們一定要積極的治理環境。

  呂忠梅:第二,對于目前的現象,有的人覺得我們要完蛋了,所以我的第二個詞是樂觀,只要積極的行動,采取一些積極的措施,相信我們的環境治理,或者是我們的天空會變,水會變清,生活質量會有很大的提升。

  呂忠梅:第三個詞,謹慎,理性,為什么叫理性?因為環境污染不是一朝一夕變成今天的,我們污染的治理,尤其是治理效果的產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是今天投入一分錢,明天馬上就變好了。科學研究表明,一個污染物質,從排放到環境,到人體,它大致的時間,對于產生疾病是30年。我們現在出現的污染疾病,可能是30年前排放的后果,換句話,即便我們現在把污染全部停下來,排放全部停下來,要治理污染,把污染治理到原來的狀態,也需要時間,也需要過程。更何況,我們現在還有很多污染到底怎么造成的健康危害,還有很多情況不清楚,還有一個科學認知的過程,切實的找到污染源,找到解決問題辦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不要盲目的追求即時的效果,一時宣泄的痛快,每個人都采取理性的態度,每個人都采取理性的行動。比如說個人出行可不可以采用公共交通,每個人可不可以少買一點東西,不追求過度的保障,這都是在環保,環保最重要的理念是做減法,而不是做加法。

  呂忠梅:我們現在說空氣污染了,去買一個凈化器;水污染了,用潔凈水。生產凈化器要不要消耗資源,潔凈水需不需要消耗資源?同樣的,我們每個人都從減量方面去做,其實我們都在理性的保護環境,我們的環境才會變得越來越好。

  呂忠梅:很多人會講環境保護真正是一個公眾的事業,是每一個人的事業,我也覺得,尤其是像女性,也有人說環境保護是一個母親的事業,為什么呢?只要付出,不要回報。我們的這種付出一定會得到回報,并且對我們子孫萬代的一種回報,我們做的是小付出,大回報,每個人都應該做我們可以做的一點點付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南木林县| 泽库县| 沙坪坝区| 丰县| 都昌县| 延吉市| 剑阁县| 曲水县| 涞源县| 南乐县| 卢湾区| 东安县| 东兰县| 蒲江县| 东宁县| 河东区| 石门县| 海伦市| 宜兰县| 阳曲县| 毕节市| 鞍山市| 台南市| 大兴区| 遂宁市| 富宁县| 陇川县| 峨眉山市| 凌源市| 方正县| 顺平县| 台东县| 泗水县| 从化市| 郎溪县| 昌平区| 九江县| 台湾省| 瑞金市| 望城县|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