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0-25 來源: 責任編輯:elite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目標決定方向和路線。目標不明,方向難定,路線自然無法確定。目標一旦確定,方向路線即不難確定,行為之矯正也有了定盤心。目標決定任務與完成任務之方式。有了目標,才有需要完成的任務,也才能確定完成任務的方式。目標可以凝心聚力。目標一定,愿景即現。有了愿景,各方方能凝心聚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確定目標有利于加快建設速度。確定好目標,既可以防止走灣路,又可以避免爭執、分歧和內耗。
四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表述,既有高度濃縮的概括,又有具體闡述和展開。既確定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性質和方向,又明確了依法治國的重點和總抓手。它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堅持正確的法治方向,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這是實現總目標的前提條件。黨的領導、制度和法治理論三位一體構成了法治國家建設的必要前提,也決定了法治中國建設的性質。這既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落實依憲執政和依憲治國的必然要求。
二是牢牢掌握基本抓手,即形成法治體系,包括法律規范、法治實施、法治監督、法治保障、黨內法規五大體系。而法律規范重在完備,法治實施重在高效,法治監督重在嚴密,黨內法規重在完善。法治體系之范疇是第一次在黨的文件中提出。有四個重要特點:著力強調了監督和保障;將黨內法規作為法治體系的組成部分;著力強調了系統性;對每個體系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三是遵循基本的建設路徑,即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其中共同推進強調的是黨政機關及其活動的共同法治化;一體建設強調的是公權力機關與社會組織和個人均受法治所規約。總之,既要全面推進,又要抓住關鍵環節和重點;既要規范公權力機關,又要規范每一個社會成員。
四是實現兩項基本要求,即一是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二是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前者針對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四個法治基本環節提出要求,即立法務求科學以提高質量,執法務必嚴格以防止枉縱,司法重在公正以避免偏頗,守法要在平等以反對特權。后者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均提出現代化的要求,意在強調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國家法治和制度的與時俱進。
以上四個方面既細化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又描繪了法治中國的基本藍圖;既是依法治國的綱之所在,也是法治中國的核心價值追求。
總目標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提出,要求我們必須做到:
一要全面精準把握總目標的內涵和要求。既要把握法治國家建設的一般要求,又要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殊要求;既要把握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又要把握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既要努力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利的法治保障體系,又要努力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既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又要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既要堅持依法治國,又要與以德治國相結合。
二要把總目標落實到法治中國建設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方面。法治體系的每一個組成部分,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每一個環節,公權力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都要貫徹總目標的要求。立法者要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執法者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司法者要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全社會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三要全面謀劃推進舉措。綱領貴在落實。要根據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審時度勢、全面謀劃、系統推進,既要抓住和用好難得的歷史機遇,又要注重把握法治建設的客觀規律;既要深刻理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意義,又著眼于建設法治國家的根本目標;既要充分發揮總目標的統領作用,又要注重發揮具體目標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領域的具體指導作用;既要立足于中國國情,又要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
四要創新建設和推進方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仍需在規則治理上完成未竟事業,尤需在中國特色上凝心聚力,更要在制度建設上大展宏圖;既要在“加快建設”上爭速度,又要在“全面推進”上“舒廣袖”,還要在有效治理上見成效;既要在體制機制上謀創新,又要在推進方法上用心力,還要在科學技術上尋動力。
五要堅持知行合一、勇于擔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總目標的提出,表明黨對法治以及科學治理現代化國家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境界。當前,中國的法治建設正處于最好的時期,每一個中國人,尤其是法律職業人,應當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繁榮法學研究,投身法治中國建設,積極推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