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23 來源:法制網 責任編輯:admin
不忘初心不負時代
在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2018屆畢業典禮上的致辭節選
裴顯鼎 (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
要立志做一名道德高尚的純粹人
《禮記·大學》開篇就講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齊治平的道理,可見修身對人的重要性。修身的目的就是要做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道德是一個人在社會中的立身之本。道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志存高遠之人,一定是追求真善美之人,一定是嚴于律己能抵御誘惑之人,一定是能夠守得住底線的人。道德能夠決定人生,它比天資更重要!看看這些年我們國家嚴懲腐敗中栽了大跟頭的那些大老虎和大鱷們吧,其中不少人不能說沒有知識和才能,但無一不是在道德底線上失守,才一失足成千古恨。諸葛亮《誡子書》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靜就是要戒浮躁,儉就是要反奢華。
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你們在畢業之前一路學霸,可謂有長志,但如果在挫折面前忘記了初心、擋不住誘惑,就可能會常立志。過早的功利必然導致過早的平庸。持志修身是一輩子的事,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定力,千萬不要去投機搗鬼。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故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少年得志固然幸運,大器晚成同樣輝煌。大浪淘沙,行穩致遠,只要堅守良知、堅守底線、堅持奮發向上,就一定會劈波斬浪,駛向成功的彼岸。
要立志做一名信仰堅定的法律人
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有了一個新標簽——法律人。不管你們以后從事什么工作,只要想到自己的法學院畢業證書,就應該加倍珍惜這個標簽,堅定法律信仰,維護法律權威。
呵護良知是法律人的珍貴操守。我不懷疑你們的聰明才智,但才智并不等于良知。王陽明先生提出心學的宗旨在于“致良知”,即去惡揚善,按照良知去行動,實現知行合一。良知要求真誠,要“以天下之至誠勝天下之至偽”;良知要求包容,反對憤青偏激怨天尤人;良知要求體察民心和公理,反對玩弄法律、冷漠無情。有些法律人熱衷于法律技巧,滿嘴華麗辭藻,卻偏偏丟失了良知,最終被民眾所唾棄,淪為歷史的笑柄。
公平正義是法律人的永恒追求。公平正義的樸素含義包括懲惡揚善、是非分明、辦事公道、利益平衡等內容。很多人試圖從美德、良善、平等、自由、安全、公共福利等不同方向尋找答案。我們國家倡導的公平正義是以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確保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
踐行法治是法律人的神圣使命。孟子說,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伯爾曼說,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此類哲言,相信你們不少人可以記得滾瓜爛熟,如數家珍,但關鍵是能否一輩子去認真踐行?如果你從事立法,就請牢記必須“科學立法”。如果你從事執法,就請牢記必須“嚴格執法”。如果你從事司法,就請牢記必須“公正司法”,投身刑事領域的應當追求“天下無冤”,投身民事領域的應當追求“定分止爭”。即使你的工作與法律無關,也請牢記必須“全民守法”。無論你是法官、是檢察官、是律師還是學者,在追求和踐行法治的道路上,都應該是戰友而非敵手。如果有人不幸背離法治踐踏法治,那他就會成為所有法律人的公敵?!耙徊糠滞瑢W在抓另一部分同學”的故事,在每一位法學院畢業生中都可能上演。希望在同學們中間,抓人者可以有,被抓者最好沒有,萬一有了,也希望是個冤假錯案。
要立志做一名無愧時代的中國人
北大是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從1919年的五四運動至今的百年奮斗史,展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壯麗畫卷。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真正的盛世屈指可數。尤其是近代以來,國家命運跌入谷底,民族危亡懸于一線,振興中華成為全民族的呼號與夢想。令人慶幸的是,同學們欣逢新時代,今天,我們的國家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歷史的機遇,向我們展開了懷抱;新的發展定位,給了我們把握機遇的深厚底氣;新的奮斗目標,給了我們把握機遇的前進動力。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這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既普照華夏也普照個人。打開機遇的未來空間,每個人都應當尋找自己出彩的舞臺。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到了你們這代人手中,你們重任在肩、責無旁貸,必須勇于負責、敢于擔當。經濟的發展、政治的清明、社會的安寧、生態的改善,我們腳下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土地,這塊熱土正成為孕育機會的“夢工廠”。大有可為的時代呼喚大有可為的青年,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衷心希望每位同學都勇敢地融入到這場社會變革的熱潮中,好好把握自己,讓夢想之花傲然綻放,盛開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上。
要立志做一名造福人類的地球人
STL乘國家改革開放之天時,得深圳經濟特區之地利,兼資深教授和優秀生源之人和,成為一所提供全球獨特法學教育的國際化法學院。從2008年招生以來,雖然年方總角,卻已經像神童一樣備受世人關注。幾屆畢業生不僅遍布全國各大城市,甚至邁向世界諸多領域,實屬可喜可賀。
這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既造福中國也造福世界。同學們接受了如此良好的教育,當然要名副其實地做一名造福人類的地球人,為世界和平發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地球村會很快變成現實。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將為沿線各國人民帶來福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將為全世界謀求安寧幸福的明天。
你們畢業后,有的去了一流律所,有的去了跨國公司,有的去了著名學府。無論去往何處,都應當放眼全世界,胸懷全人類。希望你們不僅要去北上廣深,也要關心老少邊窮,在老少邊窮地區也許更有用武之地。你們的學長有不少就是幾十年前畢業去了西藏新疆,現在已經百煉成鋼,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你們可以往返于港澳臺,還可以穿梭于全球各地。作為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我也歡迎你們關注新組建的互聯網法院、金融法院、國際商事法庭,相信在那里你們會有干不盡的事業和建不完的功勛。
在此,我隆重向同學們推薦一篇文章——《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時年未滿20歲的馬克思在文中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受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永恒地發揮作用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國是塊熱土,深圳是熱土中的熱土。作為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的法官,我剛剛慕名而來,你們卻要離它而去。擦肩而過,離別之際,再送同學們兩句話吧。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唯弄潮兒能永立潮頭。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唯奮斗者能乘勢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