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8-27 來源:研究部 責任編輯:elite
為了加強智庫建設,全面推進課題研究成果應用轉化,更好地服務中央決策,中國法學會于今年起建立了課題成果要報制度。要求各課題主持人在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選取課題成果中最具有對策建議性的部分,撰寫至少1份成果要報。通知發出后,得到課題主持人的積極響應,首批共收到成果要報192份,針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法治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從法學理論和法治實踐的角度提出了許多對策建議,具有鮮明的問題意識和較強的針對性。
在《法制日報》“法學院”版的大力支持下,該報專門開辟了“中國法學會課題成果要報選粹”專欄,陸續發表優秀成果要報。8月26日,首期發表了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教授撰寫的《中國民事法律評注的研究意義與編纂方法》(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150826/Articel12003GN.htm)。
根據《中國法學會課題結項成果應用轉化實施辦法(試行)》(會字[2015]3號)的規定,中國法學會將建立多元化、全覆蓋的課題結項成果轉化制度和機制,一是,對符合條件的課題成果納入《中國法學會優秀課題成果文庫》予以資助出版;二是,對符合條件的課題成果要報推薦作為中國法學會《要報》報送中央有關部門;三是,在《法制日報》上開辟“中國法學會課題成果要報選粹”專欄,擇優發表課題成果要報;四是,結項課題的全部成果要報每年擇優結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