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03 來源:法制網 責任編輯:att2014
? ? 法制網記者 萬靜
????6月30日,由中國政法大學和法制日報社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華法學碩博英才獎評審會在京順利召開。評委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評委會副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評議組召集人、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評委會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胡仕浩,共同主辦單位代表、法制日報社副總編輯李群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知名高校和實務機構的17名專家出席會議。評委會副主任、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主持會議。
????黃進在致辭中首先向各位專家表示了感謝。隨后,他向各專家學者簡要介紹了“中華法學碩博英才獎”(簡稱“法學英才獎”)的基本情況。黃進表示,該獎設立的目的是鼓勵全體法學專業研究生積極探索法學理論和實踐,提高研究水平和實踐能力,促進法學新人脫穎而出。該獎的宗旨是:繁榮法學研究,培育法學新人,推進依法治國,實現民族復興。他指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5月3日視察我校講話時指出:“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法治人才培養上不去,法治領域不能人才輩出,全面依法治國就不可能做好。”總書記高度肯定了法治人才培養對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意義,并明確了培養“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的要求。“法學英才獎”正是我們法學院校創新法學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機制的有益嘗試,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人才保障。
????馬懷德向各專家學者匯報了第三屆"法學英才獎"的申報和初審情況。他說,本屆"法學英才獎"的申報時間為2017年12月11日至2018年4月30日。申報截止后,共有106名申報人的106篇研究成果參加評選,成果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中南大學、東南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澳門科技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海南大學、香港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臺灣中正大學、大連海事大學、遼寧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遼寧師范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共29所著名法學院校及科研機構。其中“985”高校13所,“211”高校19所,其他知名高校2所。申報成果的主題也基本覆蓋了絕大多數法學二級學科。
????關于初評,馬懷德指出,在初評中,來自14所不同高校及科研機構的30余名專家學者分成了10個小組對申報成果進行了匿名評審。評審專家的組成具有廣泛性、權威性和代表性。評審專家從選題的意義和學術/實踐價值、學術理論觀點的創新性/重要性、研究方法/論據/論證是否充分、資料和文筆、遵守學術規范等幾個方向為參評成果按百分制打分,并填寫《中華法學碩博英才獎函評專家評審表》。法學英才獎組委會辦公室根據初評專家打分,對全部106項成果進行了排序,確定了參加復評的54項成果。
????評委會秘書長、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李曙光介紹了第三屆中華法學碩博英才獎評審會評審規則。他指出,"法學英才獎"的評審堅持公平公正,質量第一,寧缺毋濫的原則。評委會專家基于學術標準、實踐價值、學術規范等依據,就推薦成果以無記名方式投票表決,現場制票、發票、投票、監票、計票,當場統計結果并公布。復評投票分四輪進行。
????隨后,各學科組專家逐一介紹了所負責評閱的申報成果,評委會全體專家對所有復評成果進行了審閱和評議。經過4輪無記名投票,評選出一等獎兩項,二等獎十項,三等獎二十二項。
????評委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做會議總結講話。黃進指出,第三屆中華法學碩博英才獎,經過形式審查、初評和終評,經過大家辛勤的勞動與工作,現在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經過大家認真的評審,評審結果從實體、程序方面都堅持了公平公正。他介紹說,當初設置本獎項時,面向對象是只限內地還是既包括內地又包括港澳臺進行過商議,后來決定面向對象為內地及港澳臺碩博研究生,因此將本獎項定名為“中華法學碩博英才獎”,通過獎項的設立將內地與港澳臺聯系起來。今天經過大家的商議得到的結果令人滿意,對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黃進表示,本次是第三屆中華法學碩博英才獎,今后學校還會繼續做下去,舉辦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等等。這件事情雖然由中國政法大學發起,但是我們是面向全國包括港澳臺地區的法學研究生,實際上帶有公益性質,希望我們法學界一起努力將該獎項打造成一個品牌,希望舉國法學界關心、支持推動這項工作,把“中華法學碩博英才獎”辦的更好,以期給予法學研究生創新激勵,發現更多的法學青年才俊。
????至此,第三屆中華法學碩博英才獎評審會圓滿結束。
????據悉,第三屆中華法學碩博英才獎擬獲獎名單將于近日公示,具體獲獎等級將于頒獎典禮揭曉。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