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国内视频在线精品,成人污污www网站免费丝瓜

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中國法律年鑒》社 》學會刊物 》年度報告
中國法治建設年度報告(2016年)----- 關于國際交流與國際合作

時間:2017-06-23   來源:  責任編輯:att2014

  九、關于國際交流與國際合作

  2016年,中國積極參與有關國際立法活動,努力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法治化,加強國際反腐敗合作和司法協助,多層次多領域開展國際法治對話和法學交流,樹立了良好形象,取得了積極成果。

  (一)努力推進國際反腐敗合作和司法協助

  ——4月,司法部與英國使館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共同在北京召開“反腐敗國際刑事司法協助研討會”,20多個國家和5個國際組織共約60人與會。

  ——9月,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就國際反腐敗合作達成重要共識。中國積極推動通過《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二十國集團2017—2018年反腐敗行動計劃》,并在華設立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高級原則》由中方起草,是繼2014年APEC《北京反腐敗宣言》以來中國在當前主要國際合作機制下主導通過的又一項反腐敗國際文件。《行動計劃》強調減少腐敗一直是G20的一項首要任務,并重申對《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履約審議機制的支持。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是第一個面向G20成員國開展相關研究工作的機構。

  ——在有關多邊場合積極倡導國際反腐敗合作。5月,中國代表團出席國際反腐敗倫敦峰會,并就“打擊腐敗”專題作大會發言,倡導國際社會進一步加強追逃追贓合作。5月,國際反貪局聯合會第九次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在天津舉行,與會代表圍繞“反貪機構的未來:汲取經驗和規劃前景”的會議主題進行了充分交流,會議通過《天津宣言》。11月,中國代表團出席國際反腐敗學院第五次締約方會議,介紹中國在反腐敗方面所做努力和最新進展,并就學院發展提出具體工作建議。11月,我國(包括香港、澳門特區)接受《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第一周期審議報告執行摘要在聯合國網站公布,我國接受第一周期審議工作基本結束。12月,以“打擊腐敗,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2016金磚國家總檢察長會議在海南三亞召開。

  ——追逃專項工作。4月,“天網2016”行動啟動,中國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加強執法合作,追逃“百名紅通人員”。9月,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JLG)反腐敗工作組第11次會議在美舉行。11月,“百名紅通人員”頭號嫌犯楊秀珠回國投案自首,楊秀珠歸案是中美反腐敗執法合作的重要成果。此外,中國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有關部門密切合作,成功規勸多名“百名紅通人員”回國投案自首。

  ——締結有關司法協助條約。2016年先后與奧地利、比利時等國家就13項司法協助類條約進行談判,完成13項條約簽署工作,完成中國和塔吉克斯坦引渡條約、中國和馬來西亞刑協條約及中國和斯里蘭卡刑事司法協助條約的批準程序,完成中國和伊朗引渡條約、移管被判刑人條約互換批準書工作。9月,中國與加拿大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加拿大關于分享和返還被追繳資產的協定》。該協定是我國就追繳轉移到境外的犯罪所得對外締結的第一項專門協定。12月,中國與肯尼亞完成《刑事司法協助條約》和《引渡條約》談判并草簽文本。

  ——參加有關反腐敗國際研討活動。11月,中國監察部和國際反腐敗學院在云南共同舉辦中國—東盟反腐敗研討班,這是中國首個區域反腐敗合作項目,開辟了中國—東盟合作新領域,推動了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成果向國際社會的延伸。研討圍繞“反腐敗與可持續發展”主題,交流各國反腐敗經驗和挑戰,探討如何促進本地區反腐敗合作,共商通過反腐敗促進本地區可持續發展。

  (二)積極參加有關國際立法活動

  ——國際海洋法方面。6月,中國代表團出席《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26次締約國會議,強調《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爭端解決機制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各方應秉持《公約》的宗旨,善意、準確、完整理解和適用《公約》及其爭端解決機制,避免濫用或不當擴權,對于《公約》未予規定的事項,應繼續以一般國際法規則和原則為準據。12月,中國代表在第71屆聯大全會強調,應促進海洋法治,建立和維護公平合理的海洋秩序,并強調所謂“南海仲裁案”是無效的,沒有約束力,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所謂的“南海仲裁案”已經翻篇,中國將一如既往地做國際海洋法治的維護者,做和諧海洋秩序的構建者。

  ——氣候變化、極地法律方面。4月,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巴黎協定》高級別簽署儀式,并代表中國簽署《巴黎協定》。5月,中國代表團出席第39屆南極條約協商會議并宣布將于2017年承辦第40屆南極條約協商會議。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交存儀式。習近平強調,中美兩國共同交存參加《巴黎協定》法律文書,展示了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的雄心和決心。國際社會應該以落實《巴黎協定》為契機,加倍努力,不斷加強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創新應對氣候變化路徑,推動《巴黎協定》早日生效和全面落實。10月,中國代表團出席第四屆北極圈論壇大會,闡述中國對北極合作的看法。

  ——國際刑法和反恐法方面。5月,中國代表團出席在維也納舉行的第25屆聯合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員會會議,呼吁各國充分發揮聯合國在國際反恐合作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安全和反恐領域的國際合作,加強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和反腐敗領域的國際司法合作,拒絕為犯罪分子和犯罪資產提供“避風港”,加強對包括網絡犯罪、文化財產販運等各類新型犯罪調查研究,探索新的國際法律應對方式。10月,中國代表團出席《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第八次締約方會議并發言,強調各國應充分利用公約開展引渡、司法協助和資產返還合作,建立一個適度、高效的履約審議機制,加強打擊網絡犯罪國際合作與立法等,以此加強打擊跨國犯罪務實合作。12月,中國代表在安理會加強國際反恐司法合作問題部長級公開會上的發言,強調各國應加強反恐行動法律層面合作,在全球和地區編織起反恐合作的“恢恢法網”,加強反恐立法、司法、執法合作,并應重點打擊利用互聯網從事恐怖主義活動,強化互聯網監管,追究恐怖活動肇事者責任。

  ——外空法方面。3月,中國與聯合國外空司簽署利用中國空間站開展合作框架協議。4月,中國代表在聯合國外空委法律小組委員會第55屆會議上強調,法治是確保外空用于和平目的和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任何國家的外空活動都應以外空條約、原則和宣言為指導,依法進行。國際合作是推進外空法治進程的重要手段,外空法治是切實開展國際合作的制度保障。9月,中國代表出席第10屆聯合國外空法研討會并做主旨發言,強調法治化是維護外空安全和可持續性的重要基礎,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外空法和規則體系,穩步推進外空“軟法”制訂,并充分發揮其作用。

  (三)積極推動政府間法治對話

  ——中俄聯合發表《中俄關于促進國際法的聲明》。6月,中俄兩國外長簽署發表《聲明》,這是中俄攜手共促國際法治的一次重要實踐,不僅在兩國歷史上尚屬首次,在國際關系中也是一次創新。《聲明》體現了安理會兩大常任理事國對國際法的堅定承諾,標志著兩國在國際法領域的溝通、協調與合作邁上了新的臺階,為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增加了新的內涵。

  ——與歐洲、北美洲法治交流方面。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訪問捷克,與捷克總檢察長共同簽署兩國檢察機關合作諒解備忘錄。5月,中國—中東歐國家最高法院院長會議在江蘇蘇州舉行,與會各國最高法院院長和大法官圍繞“全球信息化時代的司法”主題展開研討,會議通過《蘇州共識》。9月,中央政法委秘書長汪永清與加拿大總理國家安全顧問在北京共同主持首次中加高級別國家安全與法治對話,雙方確定了《對話職能范圍》,明確了對話結構和未來合作框架,并就反恐、網絡安全與打擊網絡犯罪、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執法事務、領事事務,以及司法與法治交流等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深入磋商。11月,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舉行第十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

  ——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對話活動。10月,出席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舉行的第四次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司法部長會議,強調應擴大交流,加強合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供法律服務和保障。11月,司法部在浙江義烏舉辦上合組織成員國絲綢之路法律服務國際論壇。11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檢察長會議簽署《會議紀要》,決定各成員國檢察機關要進一步開展打擊網絡恐怖主義的國際合作。

  ——亞非法協框架下的活動。5月,中國代表團出席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第55屆亞非法協年會,呼吁亞非各國加大對該組織的支持和投入,進一步擴大其代表性和國際影響力,促進國際法治正義,同時加強團結協調,警惕任何針對亞非國家的濫用國際司法程序的行為。中國代表團還將就網絡空間國際法、海洋法、反暴力極端主義以及國際法委員會等議題與各國與會代表團進行深入討論。8月,外交部在北京舉辦“中國—亞非法協國際法交流與研究項目”第二期國際法培訓班。

  ——與東盟方面。11月,第十屆中國—東盟成員國總檢察長會議在老撾萬象舉行,會議以“加強國際合作,有效打擊跨國犯罪”為主題,把“販賣毒品”和“拐賣人口”作為核心關注點。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出席會議并表示,在新的起點上推動區域檢察深入合作,構建更為密切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條法司長磋商機制運行良好。1月,中俄外交部條法司長磋商,雙方圍繞海洋法及爭端解決、安理會“五常”及金磚國家條法司長磋商等機制等問題交換意見。3月,中德外交部條法司長磋商,雙方就海洋法、網絡空間國際法等問題深入交換意見。3月,中澳外交部條法司長(法律顧問)磋商及司法執法合作磋商在堪培拉舉行,雙方圍繞海洋法、司法執法合作、國際人道法、南極合作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6月,聯合國安理會“五常”外交部條法司長磋商在南京舉行,各方圍繞武力反恐與自衛權、域外管轄、國家豁免、海洋法、網絡空間國際法等議題交換意見。6月,中新(西蘭)首次法律對話及司法執法合作圓桌會在新西蘭惠靈頓舉行,雙方就海洋法、國家豁免等議題,以及引渡、司法協助等國內法律制度和國際合作實踐交換意見。11月,中美外交部條法司長(法律顧問)磋商在華盛頓舉行,雙方圍繞外交法律工作機制、海洋法、主權豁免、領事法、網絡空間國際法、國際人道法等議題交換意見。

  (四)務實開展對外法學交流

  ——與金磚國家方面。9月,中國法學會代表團出席在印度新德里舉辦的第三屆金磚國家法律論壇,圍繞“金磚國家金融與法律合作重點問題與關鍵領域”“國際民商事法律新興體系:構建金磚國家統一戰略與合作機制的現實需要”等前沿熱點法律議題與各國與會者進行了交流,并就推動論壇發展以及如何用法治凝聚金磚國家的合作共識、預防化解合作中的風險和爭議提出建議。

  ——東盟框架下的法學交流。5月,中國法學會和泰國司法學院在北京共同主辦中國—東盟法律論壇“促進可持續發展法治高層研討會”,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與泰國司法學院簽署了《合作備忘錄》。9月,中國法學會指導下的首屆“中國東盟商事仲裁合作論壇”在中國海口舉辦,論壇以“一帶一路、攜手服務”為主題,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基本理念,以仲裁理論和實踐探索為載體,共議構建中國東盟仲裁合作服務平臺,中、柬、新加坡有關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確定通過共同組成管理機構,共同推薦仲裁員,共同運用國際商事慣例和法律裁處糾紛,在國際仲裁合作領域具有開創性意義。12月,中國法學會主辦的中國—東盟法律論壇“中國—東盟互聯網金融法律變革與合作研討會”在昆明舉行,與會代表圍繞中國—東盟互聯網金融立法創新問題、中國—東盟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問題、中國—東盟互聯網金融司法實踐問題等議題進行研討交流,旨在為“互聯網+”時代下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更多法律保障。

  ——11月,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智慧法院暨網絡法治論壇在浙江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出席并講話。會議通過《烏鎮共識》,強調各國將繼續致力于不斷拓展和深化彼此在法院信息化和網絡空間法治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加強彼此在利用信息技術推進司法公開、訴訟服務、案件審判、法院管理和案例研究等方面的經驗交流和成果分享,促進建立更加常態化的各國法院信息化工作交流與合作機制。

  ——與其他亞洲國家的法學交流。9月,中國法學會代表團訪問印度與斯里蘭卡。10月,第二屆中日韓法律論壇暨第四屆東北亞法律論壇在長春舉辦,論壇主題為“加強區域法律合作,開創東北亞新未來”。12月,中國法學會在昆明舉辦中國—南亞法律論壇,主題為“加強法治聯動,共建一帶一路”。論壇結束后,中國—南亞法律培訓基地在云南大學舉辦首期研修班。

  ——與歐美方面。7月,中國法學會代表團訪問英國、加拿大和美國,與三國法學法律組織進行了廣泛接觸和深入交流,舉辦了13次座談會和兩場學術研討會。10月,中國代表團參加在德國漢堡舉行的國際海洋法法庭成立20周年紀念研討會和紀念慶典,積極駁斥了有關“南海仲裁案”的錯誤論調。11月,中英法治圓桌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國法學會與英中協會簽署了《雙邊合作備忘錄》,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對世界經濟的意義及影響、“一帶一路”建設與中英法律服務合作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這次會議是目前中英兩國在法治領域開展的最高層級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雄县| 西华县| 富裕县| 井陉县| 河东区| 老河口市| 延庆县| 吉林市| 德钦县| 隆化县| 峨边| 彭州市| 宁强县| 象州县| 千阳县| 邵阳县| 磐安县| 广东省| 梅河口市| 镇赉县| 澄城县| 仙居县| 安庆市| 思茅市| 溧阳市| 龙井市| 即墨市| 巧家县| 双柏县| 类乌齐县| 宁城县| 民县| 原平市| 西吉县| 唐河县| 清河县| 江陵县| 深圳市| 大安市| 依安县| 虞城县|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