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2-13 來源:研究部 責任編輯:att2014
近日,“中國法學會后期資助項目文叢”又出版了4本,分別是遼寧大學法學院講師曹理博士的專著《證券內幕交易構成要件比較研究》,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劉方勇博士的專著《人民陪審員角色研究》,武漢大學法學院班小輝博士的專著《非典型勞動者權益保護研究》,長江大學法學院李華成博士的專著《國家侵權的國際私法問題研究》。
曹理?《證券內幕交易構成要件比較研究》
《證券內幕交易構成要件比較研究》:以美國、英國、歐盟、日本等當今世界主要資本市場法域和我國現行證券內幕交易構成要件法律體系為研究對象,在深入剖析規范異同基礎上,比較規制功能的差異,試圖探究導致各法域之法律差異性形成的理論根源,進而總結出我國禁止內幕交易立法目的選擇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其對內幕交易構成要件體系構建造成的不利影響,最終從有效實現禁止內幕交易法律預設功能的立場出發,設計出契合我國證券市場內幕交易監管實際的、系統化的證券內幕交易構成要件法律體系完善方案,對于推進我國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及深化證券法學理論研究,均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全書共計33萬字。該書作者簡介:曹理,遼寧大學法學院講師、法學博士后流動站研究人員,法學博士。主要研究公司法、資本市場法。在《法律科學》《環球法律評論》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主持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后期資助項目、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等課題。曾獲得吉林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第一屆“上證法治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等獎項。
劉方勇?《人民陪審員角色研究》
《人民陪審員角色研究》:針對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的現實需求和陪審領域研究的現狀,另辟有別于傳統陪審研究的路徑,嘗試引入角色研究方法,把人民陪審員具體化為角色這一概念,側重從主觀層面考察人民陪審員角色認知、角色期待以及角色認知、角色期待共同作用下對人民陪審員角色行為選擇的影響,以觀察、評估人民陪審員角色表現。通過扎實的實證研究,分析和討論了人民陪審員靜態角色和動態表現,對人民陪審員制度的運行展開法社會學意義的考察和分析,對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進行了全新的、多層次的、深入的研究,較為清楚地確定了我國人民陪審員在司法實踐中的多元角色定位和角色功能,為我國進一步深化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提供了不少新鮮、有益的見解。全書共計30萬字。該書作者簡介:劉方勇,男,湖南瀏陽人,法學博士,原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曾在基層法院、高級法院工作18年,2016年9月調湘潭大學法學院任教,已在《中國法學》《法學家》《法律科學》《法商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并獲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學術獎勵。
班小輝?《非典型勞動者權益保護研究》
《非典型勞動者權益保護研究》:主要分析了非典型勞動者普遍面臨的權益保護困境,并針對性地提出了立法回應路徑。勞動關系的非典型化是全球勞動力市場的重要發展趨勢,但是非典型勞動者卻普遍面臨歧視性待遇、職業發展機會缺少、集體權利保障缺乏、易陷入勞動關系灰色地帶等多重困境。基于上述問題,該書提出了四種回應策略。一是明確非典型勞動者的平等待遇權;二是促進非自愿性的非典型勞動者的就業轉型;三是保障非典型勞動者的集體權利;四是回應勞動關系灰色地帶日益擴大的問題。全書共計22.2萬字。該書作者簡介:班小輝,男,1988年生,安徽潁上人,法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現任武漢大學法學院講師,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后,兼任中國法學會社會法學研究會理事,湖北省法學會社會法學研究會理事等。先后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金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等,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的研究工作。曾在《比較法研究》《武大國際法評論》《法學雜志》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李華成?《國家侵權的國際私法問題研究》
《國家侵權的國際私法問題研究》:主要對涉外國家侵權的司法管轄、法律適用、判決承認執行等問題進行研究。涉外國家侵權是一種特殊侵權形態,該類訴訟十分復雜,會涉及到國家管轄豁免、公共秩序保留、國際強行法適用等問題。全書最終的落腳點為中國涉外國家侵權制度的建構,作者認為,在深度參與國際事務治理中,涉及中國的涉外國家侵權糾紛必然大量增加,中國應考慮將該類侵權糾紛交由較高級別法院受理,應盡快確立相應的法律適用和判決承認執行制度。全書共計22.9萬字。該書作者簡介:李華成,男,36歲,漢族,湖北老河口人,武漢大學法學博士。曾赴英國斯特靈大學訪學,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私法和文化政策法規。2002年9月至今,在長江大學法學院任教,為教育部、中央政法委“雙千計劃”人選,先后掛職任荊州區人民法院副院長、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2015年10月,中國法學會決定設立后期資助項目,作為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的新類型。該項目旨在充分發揮中國法學會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法學法律界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更好地為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服務,為專家學者開展法學研究和成果轉化提供支持,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凡是被確定為中國法學會后期資助項目的研究成果,均納入“中國法學會后期資助項目文叢”出版。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樂泉擔任編委會顧問,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擔任編委會主任。編委會委員由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組成。這是中國法學會建立多元化、全覆蓋課題成果轉化機制的重要舉措之一。至此,中國法學會針對研究成果形成了三套叢書,除了本套叢書之外,還有“中國法學會優秀課題成果文庫”“中國法學會年度優秀課題成果要報匯編”。
2015年下半年中國法學會后期資助項目評選,共有14件研究成果納入“中國法學會后期資助項目文叢”,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發行。出版進度安排如下:
1、姜明安(北京大學法學院):《行政程序法典化研究》,已出版;
2、姚遠(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解讀青年馬克思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已出版;
3、吳杰(福州大學法學院):《清代“殺一家三人”律、例辨析》,已出版;
4 、苗泳(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法學院):《論中央地方關系中的民主集中制》,預計2016年12月下旬出版;
5、曹理(遼寧大學法學院):《證券內幕交易構成要件比較研究》,已出版;
6、樊麗君(北京化工大學):《歐洲婚姻財產法的未來》,預計2016年12月下旬出版;
7 、王鈺(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德國刑法教義學上的客觀處罰條件》,已出版;
8、鄧毅丞(杭州師范大學):《結果加重犯的基本原理與認定規則研究》,預計2016年12月上旬出版;
9 、林鐵軍(煙臺大學法學院):《刑事訴訟中法院職權調查問題研究》,已出版;
10、劉方勇(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人民陪審員角色研究》,已出版;
11、班小輝(武漢大學法學院):《非典型勞動者權益保護研究》,已出版;
12、仲春(深圳大學):《創新與反壟斷——互聯網企業濫用行為之法律規制研究》,預計2016年12月上旬出版;
13、紀林繁(青島大學):《不得援引國家豁免的商業交易訴訟研究》,已出版;
14、李華成(長江大學法學院):《國際侵權的國際私法問題研究》,已出版。
2016年上半年中國法學會后期資助項目共立項15件,全部專著和譯著將于2017年完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