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6-26 來源: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 責任編輯:xzw
2017年6月24日,四海賓客相聚珞珈。由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主辦,武漢大學知識產權與競爭法研究所、武漢大學法學院承辦,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2017年年會如約在武漢大學法學院120學術報告廳隆重召開。本次研討會可謂探學海求拓新,學術爭鳴激昂,理論實踐相融,文思辯理紛呈,來自理論界與實務界的專家學者們以及產業代表、媒體朋友等百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共同見證了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2017年年會的順利舉行,并共同探討了我國科技金融法律相關領域的前沿和熱點問題。
開幕式環節由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黃震教授主持,會議伊始主持人首先宣布研討會開幕,介紹與會領導和專家學者。隨后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會長易繼明教授向大會致辭,易繼明會長首先對承辦方的辛勤付出及天風證券的贊助支持表示感謝,而后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對互聯網金融的創新與監管這一主題的個人體會,也總結提出了我國“野蠻式生長與后知后覺的監管”現狀,隨后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緊接著,馮果院長代表武漢大學法學院致歡迎辭,歡迎與會成員的光臨以及感謝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對武大知識產權相關團隊的信任,同時談及自身對金融與科技結合發展的看法,也總結了武漢大學在金融科技、知識產權等諸多領域所取得的豐碩成績,并對會議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而后,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副會長、武漢大學知識產權與競爭法研究所所長寧立志教授致辭,寧教授首先對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武漢大學法學院、贊助方天風證券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嘉賓表示感謝。其次從競爭法和知識產權的視角對“知識產權和金融的關系”及“競爭和金融的關系”作出高屋建瓴的闡述,提出“知識產權和金融在定位上具有同為要素的屬性”及我國“整體上競爭不足,局部競爭過于激烈的金融競爭格局”等觀點。最后寧教授再次對參與各方表達謝意并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稍許,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徐偉先生致祝賀辭,徐偉先生代表公司對研討會的舉辦表示支持,其也結合技術發展的國內和國際趨勢闡述了對科技金融發展的態度和思考,并對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扼要介紹。之后大會進入增補選舉程序,首先由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秘書長鄧建鵬教授宣讀增補常務理事、理事名單文件,并依章程規定的選舉程序,選舉出六位常務理事及十二位理事。在一片祝賀聲中開幕式結束,全體參會人員在武漢大學法學院樓前合影留念。
會議的學術研討環節共分為“區塊鏈與信息技術的前沿應用”、“互聯網金融與P2P網貸”以及“金融新業態與監管現代化”三個單元,共持續了一天的精彩討論。
第一單元由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常健教授主持。東南大學法學院講師徐珉川以《知識產權的“去中心化”:比特幣與登記制度》為題,通過闡述“貨幣信用與財產權利”、“數字貨幣與知識產權的關系”、“區塊鏈技術的技術基礎”三方面背景內容,延伸到對“知識產權登記制度與新秩序沖突”的思考及對“知識產權去中心化未來”的展望。而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碩士研究生牛佩佩以《數字貨幣的法律監管:從區塊鏈技術談起》為題從生活經驗和實際案例出發,詳述區塊鏈的歷史發展脈絡和數字貨幣的發展及其潛在問題,并結合對美國數字貨幣法律監管的域外借鑒,總結出我國區塊鏈金融的監管思路。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羅偉恒以《論區塊鏈技術下我國互聯網金融法律的制度演進》為題從區塊鏈技術與互聯網金融融合發展的角度,探討該領域的法律制度及其演進趨勢。武漢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劉雅琨,以《智能投顧的業務模式與監管路徑》為題重點闡述了智能投顧的概念界定、應用優勢、業務模式和監管路徑等問題,脈絡清晰,引人深思。暨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劉穎以《聯合國電子商務立法歷史沿革》為題,結合自身參與聯合國電子商務立法的經驗感受,闡述在電子數據技術發展的理論與現實背景下,電子簽名的功能演進及其立法過程,并對云計算、問題清單等新型議題表達自身看法,同時特別強調身份管理的相關問題,也基于此對我國法律制度的應對和完善建言獻策。隨后南昌大學法學院藍壽榮教授和武漢大學法學院王德夫老師對如上學者的報告進行了精彩點評,兩位老師充分肯定了各發言人的選題價值,并談及自身對數字貨幣、金融創新等的看法和思考。之后主持人組織研討會進入熱鬧的互動環節,整場會議氣氛熱烈,專家學者交鋒你來我往。第一單元的報告會令大家受益匪淺,也讓聽者對后續學術單元的展示充滿期待。
第二單元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王錸教授擔任主持人。唐山師范學院歷史文化與法學系副教授項賢國以《論互聯網金融下股權眾籌模式的法律風險與規制》為題闡析互聯網金融下股權眾籌的法律政策環境及其核心法律風險,并據此提出應從股權眾籌的地位、權利義務關系、監管、退出、救濟和責任等方面完善對其的法律規制;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劉進一以《如何從支付結算環節有效防范電信詐騙》為題從令人唏噓的三樁電信詐騙命案的介紹說起,進一步解說支付結算與電信詐騙之間的關系,并提出“重塑遲延到賬規則”及“再造緊急止付流程”的有益建議;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碩士研究生余迪以《淺析校園網絡貸款平臺貸后追償的法律風險與規制——以合同相對性為視角》為題從校園網絡貸款平臺的性質、借貸法律關系切入,明確指出校園網貸催收具有突破合同相對性的不合法性,并進一步分享了相關法律風險防范的對策;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檢察院研究室主任邱楠以《P2P網絡借貸之刑事風險與治理進路研究》為題以風險社會為研究背景,詳述P2P網絡借貸的基本概況與刑事風險,并基于風險治理視角,進一步探討了該風險防范的治理路徑;武漢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蔣力以《支付清算市場新格局下的壟斷與競爭》為題詳細分析了支付清算機構間的競爭關系,總結了支付清算機構相關市場的變化及界定方法,探討了如何認定市場支配地位及其濫用的行為,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建立何種支付清算市場的競爭格局以及適用何種競爭政策的獨到見解。隨后 北京大學法學院易繼明教授和海南政法職業學院朱綿茂副院長對如上學者的報告進行精致點評,分析報告人所帶來的領域碰撞,從理論和實務共進層面提出更多務實建議。
第三單元由武漢大學法學院張素華教授主持。中國計量大學法院教授陶麗琴以《我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實踐樣態和立法制度審視——基于知識產權戰略和民法典編纂的背景》為題由淺入深闡析了在我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實踐熱潮和民法典編纂立法熱點的雙重背景下,知識產權相關實踐樣態及其制度審視和立法檢討,并對相關制度的完善設計建言獻策;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肖函以《證券市場投資者不公平競爭的競爭法透析》為題從競爭法視角審視我國證券市場長期存在的投資者間的不公平競爭現象,通過對“不公平競爭標準的維度分析”、“我國競爭現狀考察”及“競爭不公平的原因分析”,提出構建以法治為基礎的證券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思路清晰、引人深思;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講師邱靈敏以《構建“監管沙盒”創新監管模式機制研究——基于“負責任創新”的視角》為題對互聯網金融監管的相關文獻進行了述評,亦對“負責任創新”和監管沙盒模式進行詳實介紹,并據此提出“預測機制-反思機制-協商機制”的監管沙盒模式;武漢大學法學院講師周圍以《金融商業方法的專利適格性探析》為題結合金融科技與商業方法的耦合背景,從金融商業方法專利的內涵分析入手,具體探討了專利適格性標準發展的歷史演進脈絡及其后Alice案時代的認定標準框架,并據此細致總結出對我國的啟示與應對;九江學院政法學院副教授張曉明以《金融法完善與弱勢群體反貧困機制的構建——以普惠金融為出發點》為題既宏觀介紹了普惠金融的涵義、特征及典型問題,又微觀考察了互聯網技術發展、普惠金融推行與金融排斥的消除的實況,并基于弱勢群體保障的視角探討了未來我國金融法完善的路徑和方向。隨后,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彭真明教授及武漢大學法學院袁康老師在評論環節對各位發言人的精彩報告發表了自己獨到、犀利而深刻的見解,引發了與會人員的廣泛關注和思辨。
下午5:30許,閉幕式由平安保險(集團)股有限公司首席律師姚軍主持。首先鄧建鵬副會長詳細介紹了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2017年年會征文情況,彰顯此次大會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隨后易繼明會長宣布了本年會獲獎論文及作者名單并組織進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接著黃震常務副會長作了大會學術總結,其認為本次年會中大家選題新穎廣泛,思想成果觀點交鋒激烈,與會嘉賓討論積極豐富,點評嘉賓妙語連珠,其也鼓勵更多新生力量加入科技金融法律的研究。而后,作為下一屆承辦方中央民族大學的代表鄧建鵬教授致辭,鄧教授對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的信任和支持表達感謝,也對本屆年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其也表示中央民族大學將抱持向本屆年會的學習態度,全力爭取將下屆辦出水平。最后,武漢大學知識產權與競爭法研究所所長寧立志教授致閉幕詞,寧教授認為本屆年會是一場議題非常前沿、解析尤其深入的學術盛宴。其進一步指出,本屆年會從參會人員結構來看,既有學界大咖,又有未來新秀,既有從事教學研究的代表,又有來自一線的實務專家,既有側重金融領域的,也有側重知識產權或競爭法的,這對于促進交叉學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整個年會籌備過程中,全國各地的學者投稿踴躍,文章觀點新穎,內容豐富充實。最后,寧教授再次對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易繼明會長、武大法學院、全國各地的學者嘉賓、天風證券以及年會會務組人員表達深切謝意。
美好的學術分享,雖然時間短暫,但研討會上精彩的學術報告、深邃的學術思想、豐富的學術信息,對科技金融法律的研究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最后寧立志教授宣布,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2017年年會順利閉幕,期待明年再見!
(武漢大學法學院研究生 攝影:張廣亞;供稿:趙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