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11-09 來源: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 責任編輯:admin
????????10月26—28日,由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承辦的中國民事訴訟法研究會2012年年會在南京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民一庭庭長杜萬華,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秘書長林中梁等領導和專家學者近300人參加了會議。代表提交年會論文136篇。會議圍繞年會主題“新民事訴訟法的理解和適用”展開了熱烈深入的探討,通過了增補常務理事和理事的決定,宣布了第三屆全國青年民事訴訟法學優秀成果獎評審結果,總結了前一年度研究會的各項工作,并對2013年的工作作了部署。
26日晚上,常務理事會議在會長張衛平教授的主持下,就本次年會的議程安排作了說明,特別是對第三屆全國中青年民事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評分結果作了通報,并集體確定了一二三等獎名單。
??????? 27日上午9:00,在常務副會長李浩教授的主持下,本次年會拉開了序幕。按照研究會專設的一項特別議程,全體與會代表首先起立默哀,表達對今年逝去的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江偉教授、楊榮馨教授和資深副會長譚兵教授的深切緬懷,感恩他們過去數十年來對于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民事訴訟立法發展、法學人才培養上做出的卓越貢獻。
??????? 在開幕嘉賓致辭中,南京市人大副主任、市法學會會長楊植同志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致辭。研究會會長張衛平教授代表研究會發表了真誠感人的答謝辭。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杜萬華同志在講話中介紹了最高人民法院積極準備和落實民事訴訟法實施的有關情況,分享了他對民事司法深刻體會立法精神、不斷提高執法水平,以及不斷強化程序意識、切實加強訴權保障的認識,同時特別期望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的研究視角更貼近民事審判實踐。中國法學會秘書長林中梁同志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在中國法學會所屬的53家研究會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全國日漸提升的學術影響力,并表示相信研究會必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贏得更為美好的未來。
??????? 接著,在副會長潘劍鋒教授的主持下,李浩教授就研究會作2011—2012年度工作報告,從研究會“組織了八次全國性的研討會為民事訴訟法修改獻計獻策,學術影響力不斷擴展和提升、出版研究會會刊、在學術刊物上發表的研究成果取得喜人成績,研究會隊伍不斷壯大、增補常務理事和理事,組織中青年民事訴訟法學成果評獎、改革完善評獎程序,擴大國際或區域性的學術交流”等方面總結匯報了研究會在過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 在大會主旨報告階段,全國人大法工委民法室正局級巡視員扈紀華同志在主旨報告中指出,民事訴訟法修正案共有六十條的修改,涉及民事訴訟法的各編章,是繼07年后一次較大的修改,并就民事訴訟法修正案的幾個重點問題包括誠實信用原則和小額訴訟、公益訴訟制度的增加,立案程序、審前準備程序、證據制度和第二審程序的完善,以及檢察監督的強化等問題進行了立法文意上的解讀和釋明。最高人民檢察院民行廳副廳長鄭新儉同志談到,即將實施的民事訴訟法修正案強化了檢察監督,擴展了檢察范圍,優化了檢察手段,對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令其感到檢察機關所承擔的更大的職責、更重的使命。同時鄭廳長向代表們介紹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實施民事訴訟法修正案的專門部署,并圍繞“三個問題和四個并重”闡釋了他對檢察機關依法實施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權的深刻認識。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院長衡陽同志通過對南京鼓樓區和玄武區兩個基層人民法院相關情況和具體數據的對比分析,與代表們分享了來自南京基層法院試點小額訴訟的實踐經驗,并提出了“小額訴訟應限定為金錢給付案件、小額訴訟程序的啟動應當具有強制性、審理程序應當更為高效便捷,并應注重小額訴訟的配套制度建設”等重要建議。三位報告人分別來自最高立法機關、檢察機關和基層審判機關,從不同視角作了精彩的主旨發言,在主持人潘劍鋒教授幽默而富有激情的推進下,活躍了大會的氣氛,為分組專題研討營造了熱烈而鄭重的學術氛圍。
??????? 上午最后一個時段,副會長湯維建教授主持通報了第三屆全國青年民事訴訟法學優秀成果評獎情況和結果,主持選舉通過了研究會常務理事和理事增補名單。2012年7月22日,研究會秘書處發布了《第三屆中青年民事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辦法》。9月15日申報截止之前,研究會秘書處共收到申請54份。常務理事會于10月26日在經過8月5日抽簽選定的7位評委(會長張衛平教授,副會長潘劍鋒教授、趙 鋼教授、劉榮軍教授、蔡 虹教授,常務理事王亞新教授、陳 剛教授)分別打分的基礎上進行了集中評審,最終確定著作類和論文類獲獎名單。西南政法大學包冰峰副教授獲著作類一等獎,湘潭大學法學院廖永安教授獲論文類一等獎。會議還通過了常務理事會于2011年12月17日選舉增補的常務理事(15人)、理事(105人)候選人名單。增補后的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為260人,其中常務理事會(含會長、副會長、秘書長)50人。
??????? 27日下午到28日上午第一階段為分組討論階段。為了保證代表們參與研討的廣泛性,同時也為保證研討的主題更具覆蓋面,會議共分為“總論與審判程序,法院調解與非訟程序,證據制度與檢察監督,以及公益訴訟、惡意訴訟、小額訴訟、第三人撤銷之訴”等4個大組合計16個單元,在專題設置上涵蓋了此次民事訴訟法修正案修改部分的方方面面,從各組各單元的主持人、報告人、評論人設置上看,除了自由發言之外,共有80人獲得了大會秘書處根據年會論文投稿情況事先確定的發言機會。尤其是,研究會的會長、副會長們以及常務理事等學術骨干齊齊上陣,組織帶動各位報告人和評論人與各位參會代表積極互動,將各個主題下的學術探討推向深入。很多代表在發言中既對誠信原則、公益訴訟、小額訴訟、惡意訴訟等規范制定的破冰之旅和檢察監督的強化以及立案程序、審前準備程序、證據制度和第二審程序等方面規定的完善感到欣慰,又對諸多制度由于過于簡約而在實施中可能要帶來的問題表達了憂慮。
??????? 28日上午第二個階段,大會在副會長張晉紅教授的主持下,聽取各組的匯報發言。王福華、唐力、翁曉斌、陳愛武四位教授,全程認真參加各組討論,并運用其深厚的學術功力認真提煉高度概況各組討論的主要觀點和情況,使與會代表即時分享了其他各組討論的主要學術觀點和思想碰撞,把年會推向高潮。
??????? 28日上午11:20,大會在副會長劉榮軍教授的主持下,舉行了閉幕式。常務理事傅郁林教授介紹了其赴莫斯科參加國際訴訟法學協會2012 年年會的有關資訊和感受,并建議中青年學者積極努力參加國際民事訴訟法學交流的平臺,加強與世界同行的學術聯系。研究會秘書長暨本屆年會秘書長李仕春教授就第三屆全國中青年民事訴訟法學優秀成果獎的評審過程和后續安排、研究會官網——“中國民事程序法律網”的建設以及年會的籌備工作作了介紹和匯報。
??????? 隨后,副會長蔡彥敏教授作了本次年會的總結發言,并代表研究會特別感謝本次年會的承辦單位。此次年會得以在六朝古都南京最富盛名的中山陵景區國際會議大酒店順利召開,與會的全體代表得以在優雅舒適的環境和服務中投入于年會主題的研討和交流,歸功于此次年會承辦單位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由副院長姚志堅同志率領的南京中院法官團隊和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李浩領導的南師大團隊真誠、細致、周到的工作和奉獻。南京中院胡道才院長全程參與、全程聽會,讓全體與會代表非常感動。此次會議規模之大,接待服務水準之高,會議準備之周到,會議資料之精美,都創了歷史新高。全體代表對承辦單位致以熱烈的掌聲表示感謝。
??????? 閉幕式的最后,副會長趙鋼教授代表常務理事會宣布了2013年工作計劃。在下一年度,研究會將深入開展新民事訴訟法理解與適用的研討活動,積極配合兩高的司法解釋起草活動,將舉全會之力編寫中國民事訴訟法評釋全書(多卷本),進一步辦好會刊、官網,進一步拓寬對外學術交流平臺,等等。
??????? 至此,本次年會取得圓滿成功。在張衛平教授為會長的常務理事會的領導下,本次年會還開啟了不設主席臺以體現學術性、不印制紙質年會論文集以體現環保性等一系列新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同時,民訴研究會所創設的會議分組分單元并事先確定發言角色的做法由于極大地激發了會議代表的參與性、代表發言的針對性和效率性,受到了一致的肯定。可以說,本次年會既強調了年會的規范化、程式化,又大膽創新,是一次充滿理性和激情的大會,是一次學術和情誼相互交輝的大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