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02 來源:宣傳處 責任編輯:att2014
在“一帶一路”法治合作國際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中國法學會會長 王樂泉
(2018年7月2日 北京)
尊敬的各位來賓,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七月的北京,萬木蔥蘢、生機盎然。在這美好的季節,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200多位中外法學家、法律家、政府官員以及各界代表匯聚在美麗的北京,以“規則與協調:共建‘一帶一路’”為主題,探討法治合作的途徑,共謀發展大計,這對于增進沿線各國的相互了解,擴大交流與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法學會,向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
????????朋友們!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歡迎和積極響應,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一帶一路”倡議秉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在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同時,堅持開放合作、和諧包容、市場運作和互聯共贏,為實現新型國際合作開辟了新道路。去年5月,習近平主席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強調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一年來,習近平主席運籌帷幄、親力親為,帶領中國人民為建設“一帶一路”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新的成果,贏得世界廣泛贊譽。
????????法治是人類社會的美好理想,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共同追求。一個和諧美好的“一帶一路”,必定是公平正義的“一帶一路”,民主法治的“一帶一路”。在人類漫長歷史長河中,“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對推動世界法治文明做出了積極貢獻。“一帶一路”建設根植于歷史,但面向未來。法治環境是各國、各地區間經貿往來的基本保障,加快法治體系構建、深化國際司法合作成為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發展繁榮的必然要求。當前,“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法律制度各不相同,法律文化傳統差異很大,法治發展水平也參差不齊,建設過程中必然涉及諸多法律問題,比如,如何通過法律規則促進沿線國家實現對接、優勢互補;如何完善沿線各國投資環境,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如何促使參與者更好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公序良俗等,加強對這些問題的研討和交流,對于有效應對風險和挑戰,使“一帶一路”合作與交往在法治化軌道上健康有序地推進,在相對穩定的法律框架下實現共同發展和互利共贏具有重要意義。
????????朋友們!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法治建設。改革開放40年來,伴隨著市場經濟、民主政治與和諧社會建設,中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歷史性進步。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堅定不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方略,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進一步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修改憲法,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更好發揮憲法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全面啟動《民法典》編纂,開啟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的新時代;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實現國家對公權力行使監察全面覆蓋。用法治引領改革發展破障闖關、推動民生改善和社會公正;加快推進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設;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不斷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司法公信力進一步提升;堅持依法依規管黨治黨,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堅強政治保證;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全民法治素養有了新的提高,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日益健全,保障人民共享法治社會建設成果。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中國一直在努力為“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和諧穩定、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營造公平、公正、可持續發展的營商環境,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執法司法合作,共同應對風險和挑戰,全力護航“一帶一路”建設。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人民法院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堅持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關于做好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服務和保障“一帶一路”戰略的十條意見》,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反腐合作,讓“一帶一路”成為廉潔之路。司法行政部門和廣大律師,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領域,豐富服務載體,拓展服務平臺,努力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中國法學會是中國法學界、法律界的全國性人民團體、群眾團體和學術團體,是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力量。中國法學會也是開展對外法學交流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已經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個法學、法律組織建立了聯系,并與其中88個國家和地區的136個重要法學、法律組織簽署了雙邊合作備忘錄。多年來,我們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學界、法律界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我們服務和配合“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外交工作大局,繼續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學界、法律界的交流與合作。與一些科研院所和大學合作建立“一帶一路”法治研究基地,以“深化法治交流合作,共建共享‘一帶一路’”為主題舉辦中國—東盟法律論壇、金磚國家法律論壇、中英法治圓桌會議等多個高層次的對話、論壇,召開多次“國際投資經貿法律風險及對策”研討會。多次派團訪問俄羅斯、印度、日本、韓國、東盟國家和東歐國家,深化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務實合作。積極做好涉外法律服務,尤其是我國在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投資企業的法律咨詢和服務。推進中非法律研究中心、聯合仲裁中心等的建設。加強域外法律人才培訓,舉辦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洲、東盟和南亞、東北亞地區的域外法律人才培訓班,推進與亞太法協等國際組織在“一帶一路”法律事務上的合作。設立和發布“一帶一路”系列課題,組織引領專家學者集中研究“一帶一路”法律問題,形成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中國法學會與沿線國家法學界、法律界的合作必將進一步深化。我們愿意繼續努力,始終遵循合作、發展、共贏的理念,與沿線各國法學界、法律界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法律支撐,更好地造福沿線各國人民。
????????為此,我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要以論壇為平臺,加強溝通合作。論壇舉辦的初衷,就是要為沿線各國法學界、法律界提供一個高層對話平臺,為各國經濟和社會的合作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各國法學、法律組織應當充分利用這一渠道,積極開展雙邊、多邊務實合作,增進各國法學、法律界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為推動沿線各國經濟、環境、文化等領域合作保駕護航,推動可持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二要不斷深化合作的內容與形式。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使各國的利益相互交織、各國的發展相互依存。“一帶一路”建設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論壇應當緊密結合沿線各國經貿合作的發展,探討面臨的法律熱點、難點問題,以論壇為框架,積極探索新的合作領域,創造新的模式,嘗試新的項目,通過學習互訪、研討培訓、智庫合作、網絡信息化建設等務實合作項目,不斷為論壇增添新的活力。
????????三要完善工作機制,將論壇建成長效平臺。論壇的發展壯大,需要各國與會組織的共同努力。我們應當高度重視和推動建立完善多邊聯合工作機制,研究未來數年內推進“一帶一路”法治合作的整體規劃和行動方案,為實質行動奠定基礎。不斷豐富論壇的活動方式,健全論壇的活動機制,積極尋求論壇和其他國際性、區域性法學法律組織開展交流與合作,擴大論壇的影響,將論壇建設成為中國與沿線各國法學界、法律界經常交流與合作的長效平臺,“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持續發展的法律智庫。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邁出堅實步伐,接下來的是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推動它行穩致遠、繼往開來。展望“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未來發展,我們充滿信心。讓我們以此次論壇為起點,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法治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力!
????????我衷心祝愿論壇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代表在北京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謝謝大家!